陸叔理財:選工業股不單靠概念

陸叔理財:選工業股不單靠概念

港股中的工業股大多以出口美國及中國為主,故美國及國內的經濟表現,往往會對工業股的股價帶來指導性的影響。

昨日跟大家談過如何選擇優質的工業股,但市場上的工業股五花八門,尤其是近年才新上市的工業股多的是,單靠按圖索驥,似乎又有一點困難。我們今日不妨繼續昨日的話題,嘗試在市場中尋找優質的工業股。
投資者開始留意工業股,或許是自2000年科網熱期間,電子股備受追捧開始。由於本地上市股份並沒有如美國的英特爾(4335)般製造高科技晶片的公司,故此一些製造電腦相關配件的股份,如ASM太平洋(522)、品質國際(243)及精電(710)等均受到追捧,亦令表現一向較為平穩的工業股頓時成為明星。

留意中美經濟
但再回看這些股份近日的表現,除了ASM太平洋外,其餘的股價均與高位相距很遠,可見熱潮一過,任何只靠炒概念的股份均需回吐至一個合理水平。因此投資工業股時,投資者切忌只着重概念。一些欠缺實質的業務支持的股份,投資者實不應沾手。
那麼,市場中的工業股,有哪類股份較具投資價值呢?其實,港股中的工業股大多以出口美國及中國為主,故美國及國內的經濟表現,往往會對工業股的股價帶來指導性的影響。美國經濟雖然仍欠明朗,但零售百貨行業則似乎已有回甦的迹象,其中Wal-Mart已透露感恩節假期期間的銷售創歷史高峯。因此,一些以出口貨品至美國的股份,未來股價相信會有一定的作為,其中德發(928)、裕元(551)、飛達帽業(1100)及信星鞋業(1170)均屬此類股份,當中以德發的約7.2倍市盈率明顯較其餘三隻股份為低,如再以預期其中期業績約有20%增長計算,此股在$0.6以下實有一定的吸引力。

成衣股具潛力
除了留意美國概念外,國內經濟增長強勁,以及龐大消費市場,亦應是投資者留意的因素。雖然本地以內銷為主的工業股大多為成衣類股份,但如投資者有留意佐丹奴(709)這隻開發國內市場先驅的業績表現,便會發現內銷中國為主的成衣股份仍具一定的潛力。翻看佐丹奴的盈利表現,九七年時只有六千七百萬,但至○一年則上升至三億七千七百萬,可見國內成衣零售類股份發展潛力的豐厚。而隨着中國加入世貿後,預期未來國內經濟增長可望達7%的情況下,這類股份仍有一定的吸納價值,應是投資者考慮工業股時的不錯選擇。
除佐丹奴外,德永佳(321)及佑威(627)亦是同類型的股份,其中佑威市盈率較低,德永佳則業績增長理想,投資者不妨細心留意此兩隻股份的表現。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