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盜版問題日益嚴重,丹麥有反盜版組織推出新招,索性直接向網上侵犯版權者算帳——發出收費帳單,若對方不肯付帳,便在法庭見。此舉有別於一般向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施壓,令人關注有否侵犯私隱。
反盜版組織AntiPiratGruppen(APG),取得法院授權後,迫令ISP交出一百五十個涉嫌侵權的用戶姓名,再追蹤他們的互聯網位址(IPaddress),確定身份後發出帳單,限令他們在十二月一日前,付清上月從檔案共享網站下載的音樂、電影、遊戲軟件費用,並從電腦中刪除有關非法檔案,否則會被起訴。
收到帳單的有私人用戶、學校、公司和唱片騎師,費用介乎一千至十萬港元。迄今已有七十五人付帳,但由於APG的做法有可能違反私隱法,故把付帳限期推遲至下周一。
APG是由丹麥的娛樂機構資助,每日有六人在網上監察是否有網友侵權。
丹麥法例容許在電腦複製音樂、電腦、圖像,但不能分發散布。但APG把侵權責任矛頭指向用戶本人的做法,引起丹麥人的不滿,ISP對法庭的介入表示失望,TDCInternet發言人指出:「違法事情在互聯網發生了……我們希望討論像互聯網一類開放式網絡,甚麼才是合法,用戶的私隱權有甚麼保障。」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