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願更多中國城市主辦國際盛事 - 盧峯

蘋論:願更多中國城市主辦國際盛事 - 盧峯

經過一番角逐後,上海市終於順利取得二○一○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而上海市民也為此而通宵慶祝。我們認為,上海申辦世博成功雖然不及北京申辦奧運成功那樣重要,但也是中國走向世界、加強國際聯繫及交流的重要一步,我們對這次申辦成功是歡迎及支持的,並希望有更多中國城市能主辦國際盛事,讓更多中國城市可以強化國際聯繫及交往。

提升國際地位
毫無疑問,上海這次申辦世界博覽會成功將會進一步增強上海的國際聯繫,也可提升上海作為國際都市的地位,因為在整個籌備以至舉行世博的過程中,將有大量的國際企業、國際專家參與,並將持續成為國際傳媒報道的焦點之一,這顯然將令上海市當局以至中國當局要更快的把本身的一些不合時的政策、不合乎國際社會規範的做法改變,例如加快法治的建設等,從而盡量跟國際社會接軌。此外,主辦世博涉及大量的國家投資及外國投資,令上海的經濟發展更添動力。
正由於主辦國際盛事可以帶來各種有形及無形的好處,我們認為除了上海市以外,中國政府應鼓勵及支持其他中國大城市申辦不同的國際盛事,以促進這些城市的發展,並藉此讓中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可以更均衡。
應該看到,外國政府在申辦國際盛事時想的就是這個策略。例如今次申辦世博的其他城市,除了莫斯科以外,其他如南韓的麗水市、波蘭的弗格茨瓦夫市、墨西哥的克雷塔羅市都是不見經傳的新興城市;顯然,這幾個國家的政府都希望藉世博為這些城市打響名堂,讓這些城市能在大量投資下經濟起飛。

減輕發展失衡
中國也有不少大城市需要加強對外聯繫、需要引進大量投資以發展經濟的,東北三省的大城市就是最好的例子。東北三省過去是中國的重工業中心,也是大型國企的集中地;可是全球的重工業都有生產過剩的問題,加上國企效率低下難以適應全球競爭,這些不利因素令東北三省及省內大城市的經濟發展遠遠落後於上海及其他東南沿海城市。若果中國政府能鼓勵及支持東北的城市甚至其他內陸城市爭取申辦國際盛事,讓它們能爭取更廣泛的國際聯繫、爭取更多的國家及國際投資,這不是可以減輕目前區域發展嚴重不平衡的困局嗎?
(圖)上海成功申辦二○一○年世界博覽會,將會為中國及上海帶來商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