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穩步復甦股票不妨增持

全球經濟穩步復甦股票不妨增持

去年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全球股市可望回升,但事與願違,整體來看,今年至今經濟和股市的表現仍未見理想。在2002年即將完結之際,是時候檢討今年的投資得失,並部署明年的投資計劃。投資界的主流意見是──2003年全球經濟將逐漸復甦,但投資者不宜太急進,逐步增持股票方為上策。

基金大戶往往有能力左右大市去向,故他們對後市的看法頗值參考。景順投資管理亞洲聯席董事兼零售業務總監莫健歡認為:「明年經濟將緩慢復甦,但不會強勁回升。至於眾多未知因素,例如美國會否打仗等,其實早已在市場反映。」
「債券的價格已很貴,如作長線投資應增持股票。雖然股票的吸引力較高,但始終波幅較大,防守型投資者若選持債券,宜買入短期債券或公司債券,因為長期債券的利率風險更高。至於具投資評級的公司債券雖已見回升,但投資者須明白,公司債券的風險較政府債券高,買入前要小心衡量。」
若然已決心增持股票,哪類型較為可取?莫健歡建議:「亞洲區股票的股值相比美股低,較具吸引力,特別是區內與消費相關的股份。因為經濟若復甦,這類股份將率先受惠,更進取的投資者還可留意科技類股份。」

主流意見看好前景
另一名基金界人士,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高級市務拓展經理莊鈺洪同樣認為,明年的經濟和投資氣氛將轉好,但必須作出適當的資產分布。
他指出,2年前的熊市已給投資者上了寶貴一課,明白到資產分配的重要性,不可把所有資金投入單一的資產(例如股票)。
「即使相信經濟復甦,投資組合中亦要持有部份定息工具(例如債券),並因應市況逐步增持股票。現時以『價值投資』方式選股的基金較為可取,因為他們較着重公司的實際業務及基本因素。」
證券界人士亦普遍認為,明年美國經濟將逐步復甦,但對本地經濟前景則看法不一。新鴻基投資策略師李錦屬於「好友」之一,他對明年美國和本港股市均感樂觀。
他表示:「資金流向在明年有機會從債市流回股市,美股和港股可以上升15至20%,恒指今年底有望反彈至11000點,而明年看13000點。對於明年經濟展望,初步較肯定的是,2003年第1季後才會加息,而且市場資金充裕,投資者亦開始有共識——出現雙底的機會甚微。」
「基本因素來看,企業靠成本控制亦能維持盈利增長,但伊拉克局勢和恐怖主義事件,仍對股市造成壓力。」
但李錦提醒投資者,即使股市向好,也應待股市回吐時才買貨,不可高追。他建議穩健型投資者可吸納高息工業股,例如維他奶和傳媒股;進取型投資者則可買入落後股份,包括長和系和港交所,另亦可留意商品股份。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