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百科:《IMF資金來源及功能》

金融小百科:《IMF資金來源及功能》

國際貨幣基金會(簡稱IMF)的資金是由各成員國所分擔。所分擔的份額多少,主要由成員的國民生產總值、對外貿易額、黃金及外滙儲備等因素而決定,而所繳納的資金亦會以當地貨幣及黃金繳付。
當然,成員國所繳納的資金構成亦有一定限制。例如所繳納黃金的部份,必須等於該國出資額的25%,或者是該國黃金及美元持有額的10%,以其中較少者為準。這解釋了為何美元在世界獨大,成為世界普遍接受的貨幣。因為國際性組織如IMF的資金接受會員國以美元支付,而世界各國的外滙儲備或多或少亦會持有美元。IMF最初成立之時,資金總額為100億美元,及後逐漸增加,並按國際環境調節資金總額大小。
作為IMF會員國的權利,是可以派代表參與IMF的決策。IMF內設有理事會及執行幹事,而理事會為最高機關,由各國指派理事及代理事各一人所組成,通常各國代表多由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總裁所擔任。
會員國若有需要,例如國際收支出現失衡之時,可以向IMF申請貸款協助,以求度過難關。
這種要求協助的情況,在近年亦出現了不少次。特別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及南美的滙率危機之時,有不少會員國都向IMF提出需要協助的要求。但是為了監管資金的運用,受助國通常要實行IMF為它們所制訂的經濟改善計劃,而IMF內亦有專家為會員國提供有關經濟管理的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