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電盈勁升皆因裁員?

投資學堂:電盈勁升皆因裁員?

上回講到電訊股在11月表現不俗,4大重磅電訊股中國移動(941)、聯通(762)、和黃(013)及電盈(008)皆跑贏大市,當中以電盈升勢最為凌厲。
近期電盈的升幅,是受多項利好因素帶動,包括(1)美國大幅減息半厘,有助減低其利息成本;(2)出售新加坡的MobileOne股權,可套現約7千多萬美元;(3)裁員及員工重組行動;(4)近日政府推出托市(樓市)9招,有利其數碼港地產項目之收益。
昨日已講了美國減息半厘,雖可對負債龐大的電盈有一定幫助,但由於在其高達360億港元借貸中,約半數為固定利率之貸款,僅餘下約180億港元貸款會因利率下調而減低利息成本,估計利息成本下降,將令其2003年之盈利增加4至5%。至於出售新加坡的MobileOne股權,電盈雖可套現約7千多萬美元,但相對高達360億港元借貸,幫助極之輕微。
此外,近日政府推出的托市9招會否成功令樓市復甦,最終是否有助電盈的數碼港地產項目之收益,現在言之尚早。既然如此,近日推高電盈股價的主因,可能便是其裁員行動,或美其名員工重組行動。
翻查資料,香港電訊2000年報顯示,於2000年3月31日合併前,其僱員人數為13857人。在電盈2002年3月Presentation顯示,於2000年12月31日,其僱員人數為15431人;在2001年12月31日之僱員人數為14080人。此外,在電盈2002年11月Presentation顯示,於2002年6月僱員人數為13002人。

員工成本未見大降
從上述數字可見,合併前香港電訊的僱員人數為13857人,合併後電盈的僱員人數增至15431人,即增加了1574人。香港電訊在合併前已有裁員壓力,在合併後僱員突然增加了,但盈利卻因合併帶來龐大利息支出,及盈動沒有很大之盈利貢獻,故合併後開支大增,裁員的壓力便更大了。
電盈的僱員人數在2000年12月為15431人,在2001年12月為14080人,在本年6月底為13002人。由此可見,電盈由2000年合併後至今年6月,其間的僱員人數由15431人減至13002人,即在這兩年內共裁減了2429人。
近年報章常報道電盈裁員消息,相信讀者亦曾聽聞,但早前之裁員行動與這次成立Cascade相比,真有點小巫見大巫了,主因是在過去兩年多次裁員,總共裁減了2千多個員工,而近日成立之Cascade,卻一次過吸納了3000名員工,是電盈近年較大之員工重組行動。
綜觀在2001年至2002年6月這18個月,電盈的員工成本大約佔總成本的58至60%,在2001年上半年之員工支出為2.9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則為2.82億美元,可見即使多次裁員,但在降低員工成本之效用卻不大。近期據聞用了新的員工「重組」策略,及更重要是新「屠夫」的手法可能極之不同,正如Cascade一次過吸納了3000人,較過往兩年總共裁減之員工人數還多。
相信近日電盈股價上升,可能是機構投資者預期在員工成本大幅下降,將令電盈來年盈利回升所致。需裁減這麼多人方可推高股價,筆者向來思想守舊,這股不願沾手。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