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息戰烈 利潤如雞肋 轉攻財富管理<br>花旗結束樓按生意

減息戰烈 利潤如雞肋 轉攻財富管理
花旗結束樓按生意

【本報訊】曾經活躍於本港按揭貸款市場的花旗銀行,鑑於按揭息差不斷收窄,加上發展方針將更專注財富管理業務,故決定全面撤出本地按揭貸款市場,並考慮將現有按揭貸款資產,售予按揭證券公司。事件反映大型銀行在兩年前率先將按揭貸款息率,壓低至接近無利可圖的水平後,終令中小型銀行捱不住,惟有放棄該業務,轉攻回報較可觀的服務。

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香港區總經理廖禮芳證實,該銀行已叫停現有的按揭貸款產品,包括早前推出、與同業拆息掛鈎的按揭貸款及HomeCredit等。
廖禮芳解釋,這是該銀行在策略上的改變,因為目前按揭貸款息率已經很低,而且該業務漸變成一種純以價格競爭的生意。

按揭貸款擬售予按證
檢討業務後,該銀行認為做按揭貸款難在市場佔優勢,故決定停止提供有關服務,將資源集中發展財富管理。
廖禮芳表示,花旗在過去數年曾經努力過,在按揭貸款的產品設計上花了不少功夫,但生意額並沒有太大增長,近幾年更不斷收縮。他表示,原有按揭貸款業務部門的員工,經再培訓後,會轉職到財富管理部門。由於銀行已不再爭取新的按揭生意,花旗正考慮將現有按揭貸款資產售予按揭證券公司。

市場佔有率不斷下降
廖禮芳補充,花旗雖然不再爭取按揭生意,但仍會維持基本按揭服務,但息率會維持在P(最優惠利率,現為5厘)水平。
銀行界人士表示,在97年前,花旗曾經是最大的按揭銀行之一,在97年過渡期間,由於花旗顧慮政治風險,一度減少按揭貸款的生意。直至98年後,花旗再度活躍於按揭市場,但遇上按揭減息戰,其市場佔有率逐步下跌。根據中原地產的資料顯示,過去3年花旗在住宇樓宇按揭宗數的市場佔有率,只介乎1.3%至1.7%水平(見表)。
道亨銀行零售銀行總監張耀堂認為,這反映現時按揭貸款生意真的好像「雞肋」,更可惜的,是可見的將來按揭貸款息率也不會掉頭回升。至於會否繼續有銀行撤出按揭貸款市場,他認為可能性不大,按揭貸款業務是零售銀行最主要的服務,零售銀行並不可能完全放棄這生意。他相信,不同的銀行會按本身資金成本,定立不同的按揭貸款策略。

4大銀行佔7成市場
本地大銀行兩年前率先以P(最優惠利率)減2.6厘,即2.4厘的低息率,爭奪按揭生意,幾乎壟斷整個按揭市場。
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認為,是次花旗銀行因為價格競爭太過激烈而撤出按揭市場,反映銀行在衡量過風險及回報後,覺得按揭貸款息率實在太低。
根據銀行的業績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止,恒生銀行(011)、滙豐銀行、中銀香港(2388)及渣打銀行合計的住宅樓宇按揭貸款(包括居屋),佔本港主要零售銀行按揭貸款逾70%(見圖一)。
另據中原地產的資料顯示,今年首10月新造現樓按揭宗數的市場佔有率,上述4銀行佔了60%(見圖二)。
雷鼎鳴相信,若明年經濟逐步復甦,貸款的機會增加,資金有新出路時,按揭貸款息率有機會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