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國際高級董事BrianCoulton認為,本年度港府財政赤字會達到約700億元。但他認為本港的貨幣發行局制度有強大外滙作支持,加上銀行體系穩健,及本港沒有外債,故未發現財赤對聯繫滙率制度帶來影響。
他指出,港府公布第3季的經濟增長理想,調高全年預測至2%亦頗合理,惠譽稍後會調高全年增長預測,目前預測為1.5%。對於解決財赤問題,他認為港府可能需要在稅收方面着手,增加收入。目前惠譽給予香港的外幣主權評級為AA-;長期評級為AA+,惠譽將於短期內公布本港主權評級檢討報告。
另外,香港採購經理指數公布,11月指數為49.9,是連續4個月低於50的收縮擴張分界線(見表),但較10月輕微上升0.5,是連續2個月上升,反映經濟活動雖然仍然萎縮,但收縮速度較10月慢,主要由於產量及需求回升,但就業率、採購庫存及供應商交貨時間的表現均欠理想。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日在立法會表示,對香港經濟前景「審慎樂觀」,雖然內地經濟向好,但歐美國家的生產力過剩,市場需要時間消化,而中東局勢不明朗,故短期內仍會困擾本港,令通縮持續。不過,他指出,隨着外國逐步消化過剩的生產力,加上港府新房屋政策見效,相信一兩年後通縮情況可望改善。
對於會否強制公共機構減價,梁錦松表示,香港是法治社會,要尊重合約精神,港府不能橫加干預,否則會影響香港競爭力。不過,他呼籲大企業要做「企業公民」,除考慮自己收入外,亦要照顧市民的經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