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金融人士在商言商,很少公開論政,但《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卻令政治冷感的人打破沉默。銀行界在立法會代表李國寶昨表示,十多間外資銀行均向他反映,擔心立法影響本港資訊自由和新聞自由:「人哋畀資料你,嗰個人或者你,會唔會遭prosecuted(被控)?」保險界功能組別議員陳智思也承認業界有疑慮。李國寶是前籌委會成員,陳智思是港區人大之子,民意令這兩位與中方關係親厚的議員都要挺身反映對二十三條的疑慮。 記者:劉美儀、尹彥超、羅偉光
【本報訊】特區政府拒絕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發表白紙草案,不僅激怒了法律界、新聞界及學界,連一向少問政治的銀行及保險業人士也按捺不住,公開促請港府就立法提交白紙草案。
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昨出席美國商會午餐會後表示,不少外資銀行家向他反映,對於二十三條立法條例會否影響本港資訊流通的自由、及傳媒報道的真相表示關注。他表示,銀行界並非對立法的概念有意見,而是認為以藍紙草案諮詢,條文用語較含糊,涉及範圍亦太廣。
他說:「包括英、美、德、法等十多間外資銀行,先後同我反映對二十三條諮詢文件嘅關注,同埋期望以白紙草案諮詢的立場。」他表示,個人支持以白紙草案形式進行公開諮詢,並曾向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當面表達意見,但他相信當局不會更改立場。約二十名中資、外資及本地銀行界代表,昨日下午隨即與葉劉淑儀會面表達意見。
除銀行界外,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智思昨向本報透露,他月前透過電郵向約一千名業內人士就二十三條立法收集意見,至今約有二百人回覆,初步結果絕大部份人認為港府應提出白紙草案,進行深入諮詢。陳智思說:「大家唔係反對立法,只係覺得既然咁多人要求,點解政府唔可以拎(白紙草案)出嚟畀人睇呢?」他表示正整理有關意見書,稍後會遞交保安局。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國際執行董事馬大華相信,外資主要是憂慮本港是否繼續享有新聞自由,當中亦顧慮到分析員能否繼續自由撰寫報告。
立法會議員余若薇認為,連銀行界也要求港府提出白紙草案,反映二十三條立法問題引起廣泛關注,「證明唔係好似錢其琛咁講,心裏有鬼嘅人先至擔心。」
理工大學商業法律講師王岸然也認為,商界憂慮二十三條立法很正常,「商界有錢請最好嘅律師,逐個字去睇諮詢文件,佢哋一定係好擔心,先至提出呢個要求。」
不過,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表示,並不擔心會影響外商來港投資的信心,他又說:「我自己在銀行工作了二十八年,亦做了很長時間的外滙買賣工作,主管資金部的發展,我很清楚知道一個健康市場的運作是需要絕對自由的資訊流通。」
保安局署理秘書長湯顯明出席浸會大學二十三條論壇後,承認「二十三條係香港回歸之後,引起關注最多嘅一條法例,有多啲關注絕對唔係意外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