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早排同我轉過啲藥,佢話食咗藥力會快啲生效,但係我唔覺有咩大分別,好彩嘅話食完藥一個鐘之後,就可以行一個鐘,唔好彩嘅話,就食幾次都唔行得。」年逾六十的柏金遜患者孔興無奈地說。
二十年的抗病歷程,對於患上柏金遜症的興叔而言,就像一個永無止境、愈來愈恐怖的噩夢,病魔不僅漸漸蠶食其身體機能,就連生存勇氣亦一點點被削弱,儼如「活死人」,了無生趣。
興叔的四肢有時會像上了鏈一樣,震個不停,有時卻會又麻又痹,只要被人稍稍碰撞,便會痠痛不已,十分難受,最慘還是會隨時隨地動彈不得。
「有時落街行吓做吓運動,都未必可以擔保自己行到返屋企,藥力一過,就惟有坐喺公園等太太放工返嚟扶我上去。太太做完一日嘢,返到嚟重要服侍我,佢都好辛苦。」興叔寥寥數語,道盡了柏金遜患者箇中苦況,那種不知自己何時失去活動能力的心理壓力,非常人能夠承受。
興叔的主診醫生認為他可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透過植入腦內的兩條電極產生的電流,達到抑制四肢震顫的效果。惟病者要自付約十四萬元購買電極儀器,實非家境貧困的興叔所能負擔。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月前曾為另一名柏金遜病者吳榮釗成功籌得購買儀器的費用,手術後的阿釗康復進度良好。興叔深盼善長援手,讓他能像阿釗一樣,步向康復之路。
捐款編號:C0706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