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聞大學薪酬與公務員行將脫鈎,總會帶點不知是關心還是幸災樂禍的語調問筆者怕不怕,又估筆者一定會利用寫作的地盤批評這項政策,公器私用一番。
錯了!一來脫鈎之後個別講數時有着數也說不定,就算大幅減薪,筆者亦覺得沒有問題。從事一項專業,興趣是第一考慮之時,金錢多少不是首要考慮,要發財的人,不應留在學院之內。
我的觀點可能激死很多人,我從來認為教育工作者是應該低薪,但應該有中穩的職業保障與較佳的福利,例如一個在校的宿舍,這就可以了。真正的學者應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條件,有這條件之下減薪一半,沒有問題。可惜香港的學術界根本就是名利圈子。筆者深信窮的學者反而有骨氣,優薪的反而充滿功利考慮,自私又沒有社會承擔。
曾經有一次與國內短期而來的學者交談,他說香港的大學設備太好了。就是研究生也有辦公室,有自己的電腦等等;講師教授更不用說,可以躲在自己的房間中工作,國內沒有這些條件,教授是在自己家中工作。筆者問,那學生要請教老師之時怎辦,他說是到教授的家中去。
這些說話留在筆者腦海之中良久,那一定是一種香港師生沒有的極良好關係。香港的教授拿了房屋津貼,是投資買豪宅,極小住在大學之中,師生關係何來?香港的師生關係極為功利,學生想搵老師要預約分配時間,因為老師要研究交論文,否則高薪飯碗不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