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興業(480)於香港的發展,局限於愉景灣,且可供銷售物業不多,以致業績常有反覆。
愉景灣二白灣的海澄湖畔一段已落成,全數已售清,帶來分類業績1.23億元,已較上年同期的虧損2550萬元為佳,香港興業佔該項目50%,計入截至9月止半年盈利,使純利達681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達143%,每股盈利5.9仙,但不派發中期息。
除物業發展外,於本港及上海亦有物業出租,帶來租金淨貢獻6380萬元,稍低於上年同期。於曼谷及新加坡的酒店,入住率維持而房租則跌,貢獻只有830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5%,潔具製造業務仍有小量虧損,服務性行業錄得1370萬元虧損,增加234%,此等服務包括會所、渡輪服務及新成立的醫療保健服務。
此外,香港興業亦持有一個投資組合(3月底約16億元),期內帶來虧損1490萬元,而上年同期則有盈利1830萬元,期內又將投資於東京一項物業發展權益10%售出,獲利2420萬元,扣除此項非業務收益,則純利只有4390萬元。
二白灣仍在發展中,共分四期進行,海澄湖畔二段已在銷售,短期內完成,該段面積較一段多40%,而售價已降30%,是初期出售的價格,希望可以逐漸提升,但銷售進度不明,而佔31%的東涌藍天海岸一期已策劃出售,該項目單位共2022個,已作撥備,是否需要增撥,看市道而定。
於國內的發展,天津商場已完成,並租出97%,上海閘北區的重建項目已在進行拆遷工作,於上海靜安區的發展權已落實,國內的物業業務則保持穩定。
本港樓市逆轉,近期措施或有助穩定,但難望與過去比較,香港興業下半年展望,看銷售策略而定,二白灣仍可興建89萬方呎面積,只佔50%,東涌藍天海岸亦不寄厚望。
本港物業發展的貢獻大不如前,香港興業發展目標已轉移至國內,醫療及保健服務不易獲利,雖則號稱折讓大,但已無意義,樓市的轉變,使其投資價值大減,只適宜於跟隨市勢作短線買賣。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