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入股內地銀行的外資先驅、世銀集團成員國際金融公司(IFC),本年度將進一步把投資商業銀行的模式,「複製」到其他金融領域,已遞交申請及正洽商入股的範圍,包括基金管理、投資銀行及產險公司。IFC東亞及太平洋區董事JavedHamid說,待當局批准其與申銀萬國、法國巴黎資產管理的合資基金公司申請後,IFC將正式入股5至7%,並期望數月內取得經營牌照。
至於與法國巴黎百富勤、長江證券合資組成的「長江法國巴黎百富勤證券公司」,同樣已向當局遞交申請。他接受訪問時估計,未來1年內,該合資公司有機會獲當局批准,涉足內地證券市場活動。
中國證監會頒布的《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及《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於7月1日生效,不少外資證券商及基金公司,均聯同中資夥伴,向當局遞交合資公司申請,但迄今未批出任何牌照。合資公司的外資持股上限為33%。
Hamid相信,憑IFC過往在內地的優良投資紀錄,以及協助金融機構提升企業管治及國際化標準的方向,在審批過程中,該公司入股的合資公司或會有一定優勢。去年6月,IFC已與申銀萬國及法國巴黎資產管理簽署《基金管理技術合作協議》。
IFC東亞及太平洋部門經理柯天明(TimKrause)補充,董事局通過了入股兩家合資公司的投資額;基金管理涉及的資本額不大,因此「巴黎-上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上限為190萬美元;證券包銷則要較多資本,因此「長江法國巴黎百富勤證券公司」的上限為1200萬美元。
正循序開放的中國金融市場,一直是IFC最主要投資的國家,Hamid說,截至上個財政年度(02年6月底止一年內),該公司在內地的累計投資總額約8億美元。他相信本年度未償還總額可達10億美元,新增投資額2.5億至3億美元。
今個年度,IFC先後入股南京市商業銀行15%、增持上海銀行權益2%,以及夥同加拿大豐業銀行,與西安市商業銀行簽署入股諒解備忘錄(IFC入股12.5%)。他指出,下一家最有機會入股的是民生銀行,雙方接觸及技術合作已達五、六年,監管當局也屬意IFC入股該行,但因人行正草擬外資參股商業銀行規則,預料不久出台,當局希望在條例規範化後,才正式批准民生的申請,因此有關投資須稍候。
市場傳聞,恒生銀行(011)及東亞銀行(023)均洽商入股民生。被問及IFC是否與兩行磋商聯袂入股,他說不便評論其他銀行動向,據其了解,民生曾與不少外資接觸,目前尚未有最後決定。
至於較早時北京市商業銀行消息人士指出,正與滙豐及IFC商討入股,他只回應,IFC有協助該行提升會計標準及開發消費貸款產品,但在入股安排上,雙方沒有實質商討(noseriousdiscussion)。同樣,該公司也沒有如內地媒體所傳,洽談入股交通銀行。
Hamid說,IFC在內地已樹立優質商業銀行的模式,未來再多入股一兩家銀行,這策略就大致完成,資源會轉向拓展其他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