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過早下斷語實屬不智

國際視野:過早下斷語實屬不智

華爾街股市連升多周,以覆蓋較廣的標普500指數計算,從10月9日的低位至今已錄得超過20%升幅,在傳染性亢奮情緒散播下,歐洲股市平均也升約18%,英國則升14%,連病入膏肓的日本亦升超過10%,堪稱異數。
股市上升原因,除早前過度超賣,技術上應來一次似模似樣的反彈外,美國近期公布一連串令人鼓舞的經濟數據,例如耐用品定單、新屋銷售、新申領失業援助金人數、消費者信心指數和經修訂後的第3季經濟增長等,均是刺激股市往上攀升的興奮劑。
然而根據單月的收據,是否便可盲目斷定美國經濟從此一片光明,何況對上一兩個月的經濟數字差至實在今人沮喪?

美經濟前景難確定
不錯,筆者剛於本欄大字標題指美國經濟有救,若在此時潑其冷水,豈不是自摑嘴巴?
請不要忘記,筆者所強調的是「有救」,意即在聯儲局放寬貨幣政策,配合政府積極的財政政策下,美國經濟應可免重陷衰退之虞,「DoubleD」(DeflationaryDepression)更是免提。縱使如此,卻因稅制改革需時,其他問題仍然存在,「DoubleD」變為「單D」(Doubtful),即依然存有懷疑,尚待觀察者也。
何出此言?像沒有明天般的美國消費者,在低息率的引誘下,更是肆無忌憚,物業再按導致債台高築,負債率已升至危險境界;情緒低落的大企業高層,在前景不明朗和新公司條例及會計制度的雙重「緊箍咒」壓力下,投資必然戰戰兢兢,遂只好暫管治好內部先算,裁員之聲仍不絕於耳,在投資不前和消費力有可能萎縮的情況下,明年美國經濟走向仍然是個謎,此所以筆者須勸喻讀者「適當時候,謹記落車」,此之謂也!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