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股市 每手股數擬降低

搞活股市 每手股數擬降低

港交所(388)計劃明年上半年就拆細每手股票交易的股數,諮詢市場意見。港交所副營運總裁霍廣文日前表明,希望藉降低每手買賣金額,吸引更多投資者。證券界人士認同這做法有助刺激港股成交,尤其藍籌股,但實質增長不會很大,仍要視乎大市走勢。不過,改變藍籌股每手的股數,料網上經紀行的得益會較大。 記者:尹彥超

港股每手股數由來已久,難以追查始於何時,只有證券界前輩才略知一二(見另文)。不過,港交所去年底便提出要檢討每手買賣單位機制,其行政總裁鄺其志當時表示,小投資者對部分藍籌股有需求,但受每手買賣單位限制,令他們難以承擔,若撤銷每手股票買賣數量限制,有助增加股份流通量,令交易更靈活,既方便投資者,亦對港交所有好處。

刺激交投收入增
市場人士指出,港交所是按每宗交易向買賣雙方徵收0.5元的交易系統使用費,撤銷交易數量限制有助刺激交投,會增加這方面的收入,另外結算所亦可從中得益,但股民的開支則增加。
對於一般投資者,拆細每手股數無疑可降低入場費,但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有心買大價股例如滙豐(005)的投資者通常都不介意每手400股,雖然拆細手數有助刺激交投,但效果不會很明顯。他反而認為港交所應趁今次檢討,統一每手股數與外國看齊,例如參考美國不成文規定,每手為100股,這對香港市場國際化有幫助。
身兼網上經紀協會主席的南華在線行政總裁盛善祥表示,拆細每手股數相信對網上經紀有利,因為網上交易投資者大部份投資金額不大,拆細手數可鼓勵他們買入以往入場費偏高的藍籌股,對網上經紀的現金交易生意有幫助。
有網上證券交易商表示,雖然拆細手數對他們有利,但各經紀行會基於成本考慮訂出每次交易最低手續費,例如50至100元不等,故就算將來可少至買賣1股,投資者亦未必化算,不過由於網上經紀行的成本較傳統經紀行低,相信所訂最低收費會較有競爭力,屆時最低佣金制亦沒有存在價值。

經紀行成本上升
經營傳統經紀業務的大華繼顯董事總經理許照中認為,拆細每手股數會增加經紀經營成本,「你買一股同一萬股,經紀都係出一張單,處理交收的成本都一樣」,他相信經紀行只會將成本轉嫁投資者,令交易收費增加,他又指出,拆細手數可能增加經紀出錯機會,導致市場混亂。他認為毋須推出劃一拆細手數措施,可透過鼓勵大藍籌拆細股份,達致方便投資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