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講到對沖基金在逆市中容易有較好的表現,不過近期的股市氣氛已大為好轉,本星期華爾街如能維持升勢,則已是連升8個星期,如此長的上升周期即使在00年股市高峯期也未出現過。但想深一層,以納指為例,雖然能夠在短短一個半月內由10月10日的5年低位1108點彈升上11月27日的1488點,反彈幅度逾34%,但比起00年3月的高峯,仍然不見了7成!可見要奢談熊市已死,大概還不是時候,在市場前景不明朗之下,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較有彈性,仍不失有可取之處。
投資者也是金融產品的消費者,當然希望有更多的選擇,因此業界在今年年中已正式研究將對沖基金零售化,各基金公司也積極配合,在過去幾個月,共有十多隻對沖基金向證監會(SFC)提交了認可基金(Authorizedfund,可向公眾發售)的申請。正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近日證監會公布已批准了3隻對沖基金的申請,其中一隻基金中的基金(投資在其他對沖基金上)屬滙豐管理,其餘兩隻單一策略對沖基金則由怡富(JF)管理,詳情有待個別基金公司公布,相信實際推出市面最快也要明年初了。
據證監會方面的消息披露,獲批准的部份對沖基金本來只提供給機構投資者,有一段年期的表現紀錄可供參考,不說不知,在這以前,由於當局未打算認可對沖基金,第一隻的AHL多元化期貨基金是以外幣投資基金(CurrencyFund)的名目獲得批准的,因此,由今天開始,香港才正式成為全球少數批准將對沖基金直接向散戶發售的市場之一。
至此,對沖基金的門檻(最低投資額)進一步由AHL的3萬美元,降低到一籃子對沖基金(即基金中的基金)的1萬美元,比起以前動輒以10萬美元計,現在的認可對沖基金可謂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了,不過認可單一策略對沖基金的「入場費」仍高達5萬美元,大概是當局不希望缺乏實力和經驗的散戶參與。
不過,中國人大多是「賭仔」性格,正如賭波未合法化(或稱規範化)時,很多港人大賭特賭外圍波一樣,投資者在這之前透過私人銀行或其他工具買海外對沖基金,也已是公開的秘密,這又是監管者永遠落後於市場發展的例證。
對首次接觸對沖基金者,在「食指大動」之餘也要注意到對沖基金的風險可能與大家見慣的傳統基金不同,也絕對不是必贏的產品。在牛市重臨時,對沖基金更可能會跑輸給大市,在市場出現巨大變化時,某些對沖基金採用的策略,例如槓桿式投資(Leverage),可能引致巨額虧損,著名的長期資產(LTCM)和老虎基金(TigerFund)就是這樣「玩完」的。
總之,對沖基金並不是適合所有人,成熟的投資者宜只投入20至30%資金,作為均衡投資組合的一部份,絕對不要「瞓身」。
姚遷 泛德國際投資董事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