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盈息認股證持有人問,中電控股(002)已於上周五除息0.38元,盈息證9353的價格亦即時以同一幅度下調。倘若中電股價短期上升多過0.38元,是否意味9353持有人要即時離場?投資盈息證的心態跟買入正股差不多,對「入市」、「離場」的時間準確性要求十分重要,只要經常留意市場變化,也可帶來一點啟示。
事實上,不少對後市持續看好的投資者,選擇繼續持有盈息證,可能是看準盈息證較低交易成本的特點。由於買賣盈息證不但免除繳付股票交易印花稅(到期以現金交收),經紀佣金也因着交易金額較買賣正股為低而明顯減少,對考慮購入正股的投資者,不失為交易成本較輕的另類選擇。
要將理論付諸實踐,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在投資盈息證前作簡單分析。筆者希望透過恒生銀行(011)盈息認股證9354解釋其中一個普遍的分析方法(表一二):
倘若投資者看好恒生的中長線表現,決定以現價(上周四收市價25.65元)購入盈息證,並打算持有至明年9月到期。按照11月28日收市價,恒生股價為85.75元,假設在到期時股價與預期股息仍維持不變。下表顯示,投資者以現價購入9354,到最後實際可收取的回報與買入價相若。
事實上,投資者不一定要持有9354至到期,他可以在交易時段內自由買賣,甚至可視之為購買正股的另類選擇。
從以上例子,我們看到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盈息證的投資風險。盈息認股證是認股證一種,因此正股股價波動對股證價格表現有着密切的關係,一旦市況逆轉,盈息認股證因有槓桿效應,其下跌百分比將會較正股為高。然而,盈息證投資者普遍只需付出正股資本約30%,即是說,其投資風險亦只限於正股價格的30%,在最差的情況下,投資者只會損失所有投入資金。
投資盈息認股證的另一風險,就是公司改變派息政策。盈息證持有人跟股票持有人一樣,可以在派息日收取等同普通股息的回報。在以上例子中,倘若恒生因業績表現理想,突然增派股息,盈息認股證持有人將會直接受惠,收取全數等同普通股息的回報;相反,投資者也要面對股息可能減少的影響。
正如上周提及,投資者不能忽略時間值流逝對盈息認股證帶來的影響,畢竟每份股證都有特定到期日,不能如正股般長線持有。然而,由於大部份盈息認股證的特點是極度價內及到期日特長,相對一些價外或到價的傳統認股證,時間值耗損在這類認股證構成的影響較低,因此較適合中短線看好股份的投資者持有。
雷裕武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