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寫了一篇《應否買保險》,即收到許多從事保險業的讀者來信,部份人士把我罵得半死,說我詆譭了他們的行業,自己不買保險就算了,不應誤導公眾。我想在此作個澄清。
那篇文章刊登在星期天,我以為星期天是個輕鬆日子,於是寫篇博大家一笑的文章,誰知引起反效果,實屬始料不及。
文中說市場上有一種火災盜竊保險,但要你的家發生火災又同時被劫,才獲賠償。這顯然是個笑話,但想不到竟有保險從業員認真地追問是哪家公司的產品。
香港人的神經是不是太緊張,欠缺幽默感?另一個可能,自然是我寫笑話的技巧欠佳。如果是後者,我應該向保險從業員賠個不是。
保險的重要性,我當然明白;我長期供着三份不同的保險。
讀者的來信中,也有友善的,其中一位和我分享她買保險的原因。她助養了兩個孤兒,她擔心自己若遇有不測,那兩個孩子就得不到資助了;她因此買人壽保險,受益人包括他們。
我們不應對人性失去信心,世間上,真的有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