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將立法保護私產

人大將立法保護私產

「財不露眼」,對於大陸的資本家來說,不僅擔心被歹徒劫掠,也擔心再次被當局「共產」,因為現行憲法對私有財產的保護等級遠不及國有財產。不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透露,全國人大正討論制訂《物權法》,正式立法保護私有財產。此舉顯示資本家的地位進一步得到確認。

身為著名經濟學家的成思危前日在北京出席一個民營企業會議時透露,全國人大正在討論《物權法》,這實際上是討論如何保護私有財產的問題。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成思危表示,中共十六大進一步明確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後,當局將從四方面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除制訂《物權法》之外,還包括市場准入、融資便利、解決不合理稅費負擔問題等,即允許外商進入的領域,就要同時允許民營企業進入,改變不足一半民企可以從銀行獲得貸款的狀況,並且訂立法例解決對合夥經營企業和私人企業既徵個人所得稅、又徵企業所得稅的雙重徵稅問題。
是否修憲及立法保護私有財產,近年一直受到各界關注。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今年初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百分九十三的受訪者贊同修憲保護私有財產,僅有百分七的受訪者持反對態度。今年三月,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期間,全國工商聯還提出專門的修憲保護私有財產的議案。
中國現行憲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早前已有學者指出,這項條文並未列明私有公司、工廠是否受到保護,在保護等級上也存在歧視,因為憲法不僅規定「公共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同時明文規定:「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破壞國家的和集體的財產。」

明年修憲後再立法
成思危前日在會上未透露相關立法幾時可以完成,不過,有消息稱,明年三月全國人大就會依據中共十六大政治報告,對憲法進行修訂,確立對私有財產的保護,然後再訂立相關的法例。
本報記者/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