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收費時代正式來臨,今日凌晨零時起,市民向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由免費變成需支付一百元。一百元對不同的市民,有不同的意義,有人特意趕及在免費服務完結前的最後一晚求診;也有人以為已經實行收費,急症室會因使用人數減少、可加快輪候而求診。 記者:梁洵瑜、蔡建豪、鄭豐俊
【本報訊】使用急症室免費與收費的分界線,是昨晚十二時能否趕及登記候診,急病遲來一分鐘,已要付上一百元診症費。
瑪麗醫院急症室於昨晚深夜十一時五十九分迎來最後一位免費病人--一名五歲的女童,她的母親繆太向記者說,女兒不停作嘔,所以與她搭的士往醫院,其間的士司機對她說:「我哋要快啲囉,一到十二點急症室就要收錢啦!」在繆太登記的同時,職員關上了免費登記的窗口,另一位數十秒後由救護車送至的病人,則需付款一百元。
屯門醫院首名急症室收費病人的是一名姓葉的六十歲婦人,她因為腸胃炎,昨深夜由丈夫陪她搭的士往屯門醫院求醫,並於凌晨零時零一分在醫院登記,需付款一百元。葉太說:「我哋搭的士嘅時候,司機已經提醒我要畀錢睇醫生。冇所謂啦,都合理嘅。」
至凌晨零時零五分,一名三十餘歲女子因身體不適往廣華醫院急症室求醫時,才知要付款看病,但她身上現金不足一百元,「乜睇病要錢咩,我冇帶咁多錢喎!」院方彈性處理,叫她先看病,稍後再研究如何支付診金。
全港各間公立醫院急症室昨日重複試驗收費系統及程序,並加派人手嚴陣以待;而昨晚確有市民為省回一百元而提早到急症室求診;但有私家醫生相信收費制度會令一成市民轉到私家醫生診症,準備加強夜診服務吸納病人。
醫管局主席梁智鴻及高層管理人員昨晚到東區尤德夫人醫院,視察凌晨實施收費的運作情況,該局並已有應變措施,如電腦系統有問題的應變方法等;而梁智鴻更早於昨晚九時獨自到伊利沙伯醫院,以沒有錢及沒有身份證的病人身份考驗院方職員的應變能力。
患有眼疾的詹先生,原本計劃今天才求診,但當得悉昨日午夜後急症室收費,即提前於昨晚八時半到伊利沙伯急症室求診。他認為收費一百元「對老人家實在太貴,收五十至八十元就差唔多」。
不過,也有病人以為昨日開始收費,求診人數會減少才到急症室求診。文先生突然胃痛,強調「以為今日收錢,會少啲病人,點知都係要等咁耐。」
一直在屯門、天水圍等區域開設夜診的醫療集團總監劉林美芳稱,已加強夜診服務來吸納病人。因為屯門醫院急症室是全港最多人求診,每天達七百多人,估計日後有逾一成市民轉到私人診所,故計劃增聘一名醫生應診,而平日每晚約有三十至四十名病人。
教育署已向全港學校發信,要求校方通知家長有關收費的安排,以確保學生在發生緊急或意外時可獲得治療;但消防處及醫療輔助隊則稱,沒有因為急症室推行新收費而向員工發出特別指引,而在新制度下,相信員工的工作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