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青少年流行到互聯網電腦中心(俗稱「網吧」)打機消遣,但有家長指見到不少小學生流連出沒,終日只顧打機作樂,而店內又環境擠迫,恐學生容易學壞,意外發生時亦逃生無門,故不滿政府部門遲遲未有訂下監管方案。
李女士居於深水埗,她指十五歲兒子喜愛於網吧流連,變得無心向學。「我個仔以前好畀心機讀書,成績都唔錯,但自一兩年前開始沉迷打機後,成績就變差。我收起屋企部機後,佢放學後就走去網吧。我都係因為成日去網吧搵仔,先至知道我住嗰區開咗咁多呢類店舖。我重發現有小學生成日喺度,我聽聞最誇張係有小學生喺店舖過夜㖭。」
身為母親的李女士現時不惜辭去工作,多花時間教導及陪伴兒子,但情況仍未見改善。她發現區內的網吧數目日多,她擔心兒子終日流連網吧容易學壞。「我唔明點解電子遊戲機中心都會唔准着校服同年紀細嘅人入去,但嗰啲網吧同樣係畀會員打機就冇問題。我知道呢個問題都講咗好耐,但政府到𠵱家仍未有行動,我喺搵仔時重見到有小學生出出入入,唔知幾時先有監管。」
記者曾到深水埗一家網吧門外觀察近一小時,其間約有十名小學生進出該店。記者進入店內後,只見店內燈光昏暗,約有五十台電腦放於走廊兩邊,其中近店內盡頭的洗手間位置則椅背貼椅背,環境十分擠迫,若店內不幸發生意外時,恐怕逃生無門。記者曾把投訴轉介該網吧,惟至截稿前仍未有回覆。
民政事務局及民政事務總署回覆,該局剛就規管網吧未來模式及方向完成公眾諮詢,各區議會及受諮詢團體大多表示支持不用發牌的申報制度。該局現正分析諮詢所得資料,與有關執法部門研究後,才制訂規管網吧的具體方案,而目前仍未有最後定案。
然而,在未立法規管網吧運作之前,該局已主動與業界人士商討制訂自律守則,以供營辦人士遵守。規管網吧主要是為確保其運作符合消防及樓宇結構等安全,避免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並可兼顧資訊科技的應用及行業發展。
消防處新聞組發言人則稱,因現時網吧開設前毋須申領任何牌照,故該處跟進上述店舖時,做法一如其他商業公司一樣,抽樣派員巡查。若收到市民投訴,如個別網吧消防裝置欠佳,該處會即時派員跟進,檢查店內的走火通道、消防設施和店外走廊是否有阻塞物等;其間如發現該店有改建,則會通知屋宇署再作跟進。
民建聯資訊科技事務發言人陳國強表示,他們早前曾進行有關網吧的調查,發現大部份網吧均已安裝消防設備和裝設有過濾軟件。他指現時並無條例規管網吧運作,只依賴自律守則而行,若強套遊戲機中心條例條款規管會員以打機為主的網吧,恐又扼殺互聯網在資訊科技應用上的發展,故只能等待政府如何制訂具體方案。
(一○三○三七)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