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用性醜聞「救」政治醜聞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用性醜聞「救」政治醜聞 - 李慧玲

遇到政治醜聞怎麼辦?這兩晚上床前都在看AgathaChristie的推理小說,這位上世紀英國知名女作家向讀者提供了一道小板斧:
話說甲雜誌掌握了執政黨靈魂人物的黑材料,最可怕的是(對執政黨而言)件件屬實。執政黨一眾頭頭評估事件一旦揭發,該黨不單失去執政地位,更有亡黨之危。
某日,甲雜誌突然天降好運,又獨家獲得一宗比執政黨靈魂人物黑材料更棒的新聞:一批執政黨主席夫人與男妓結伴同遊的照片。甲雜誌差不多同時間連續報道了這兩宗大醜聞,社會嘩然。
這時候,執政黨主席夫人向法庭狀告甲雜誌毀謗。法庭審訊結果,在照片中與男妓結伴同遊的並非執政黨主席夫人,而是一位面貌與夫人九成酷似的女子。甲雜誌揑造假新聞證據確鑿,百詞莫辯,公信力當然盡失,連帶那宗原本是真新聞的執政黨靈魂人物黑材料,都被公眾投以不信任票,當作笑話一宗。
書中主角的結論是:「群眾對大人物的醜聞最有興趣,唯一可以蓋過這份興趣的,就是一些令他們更感興趣的事情,例如性醜聞。」

楊永強、何志平誰掩護誰?
這些上世紀的小說橋段,放在今日的政治世界,仍然教人觸目驚心。誰敢說類似戲碼不是每天都在上演?只是換了主角名字,或者加添一點新裝飾。就以特區政府近日尊崇備至的所謂團隊精神為例,說穿了,何嘗不是一宗新聞蓋一宗新聞的政治伎倆(當然這是沒有違反道德誠信的伎倆)──很難相信,民政事務局周二公布賭波合法化方案,與三天之後(即昨日)實施急症室加費一點關係也沒有。雖然無法判斷究竟是何志平掩護楊永強,抑或楊永強掩護何志平。
新聞記者必須提高警覺,對假新聞,也對一些有人想掩蓋的新聞。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