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聯:23條立法 公民社會沒未來<br>立會聽證23條爆出火花

學聯:23條立法 公民社會沒未來
立會聽證23條爆出火花

【本報訊】立法會昨日舉行《基本法》二十三條公開聽證會,結果演變為一場支持與反對立法的大專學生攻防戰。反對派力斥政府當年推銷公安條例時,以「立法嚴、執法寬」欺騙學生支持政府,今日誓難相信政府對二十三條所作任何承諾,但支持派則力挺政府,認為有需要盡快立法,更一度與反對派議員發生罵戰。 記者:莫劍弦

立法會保安與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繼續為二十三條立法展開聽證會,有二十一個團體出席,當中包括香港外國記者會、基督教組織、地區團體等組織,其中外國記者協會及多個基督教團體均強烈反對立法。
外國記者會主席ThomasCrampton更坦言,香港一旦立法,將會失去原有資訊自由優勢,與內地城市睇齊,到時駐港的外國記者若要採訪內地新聞,也會轉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令香港國際城市地位下跌。

建議諮詢延50年
另一位油尖旺區議員黎自立則指特區立法造成四個損失:保安局長民望下跌、香港失去人權自由、祖國失去香港明珠、外國失去香港法治中心,他建議將諮詢期延長五十年。
除了這些團體外,多個大專生組織,包括來自港大、科大、嶺大、學聯、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學協、香港青年社團聯盟也派代表出席聽證會,除了學協及香港青年聯盟支持立法外,其他大專團體均堅持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立場,兩派壁壘分明。

不再信政府承諾
當中科大學生會會長陳順彬就以政府當年游說學界支持《公安條例》為例子,說明在政府多番欺騙下,他們難以再信政府任何承諾:「佢哋(違反公安法人士)因為和平示威俾人拉咗,係咪我哋信錯政府,定係佢冇履行對我地承諾!?」
學聯代表也批評,《公安條例》已經顯示保安局局長及警權過大,若要再為二十三條立法:「則公民社會沒有未來。」
不過學協及香港青年聯盟則全力支持立法,他們認為立法填補法律真空,保護國家安全,不過當前線何秀蘭質疑香港青年聯盟秘書長徐海山為何只引用約翰內斯堡原則中,保護國家安全條文,卻沒有引用有關保障人權自由部份,是「只選適合自己答案才用」,立即遭猛烈還擊,指摘何秀蘭不尊重他們的意見,雙方更一度出現火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