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香港賽馬會應否改名?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香港賽馬會應否改名? - 李慧玲

想問馬會主席夏佳理一個問題:「香港賽馬會」會不會改名?明年七、八月賭波開鑼後,應否改名為「香港賽馬、賽球和六合彩會」?
當然,不必問也知道夏佳理現段階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尤其馬會已經決定成立一間新的附屬公司專營賭波事業。不過,賽馬投注額逐年下降,上一馬季投注額已跌破八百億元,而政府評估賭波每年會有三百億元的投注額,屬保守估計。一旦賽馬投注再萎縮,而賭波投注之蓬勃又遠超政府估計……當賭波的投注額超過賭馬,「香港賽馬會」這個名稱未免「妹仔大過主人婆」。這個時候,應考慮改一個更加名副其實的名稱。 
馬會也不是沒試過改名。一九九六年七月一日,回歸前一年,「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刪了「英皇御准」四個字,以求順利過渡。
有馬會董事提醒,馬會改名必須修改法例,要立法會議員同意點頭。但今時今日這又有何困難?
擾攘幾年,合法賭波終於塵埃落定,誰是最大功臣?不,當然不是夏佳理,他只是馬會贏取獨市經營賭波的功臣。

煲呔阿松關係有變
官府中人歸功曾蔭權和梁錦松。這兩兄弟近日關係每下愈況(或者只是愈來愈表面化?),據聞在政府總部之內已非秘密(有人說,兩人見面未必打招呼呢!討論問題也試過拍枱拍櫈);不過,兩人在賭波問題卻完全合拍。合法賭波的最大阻力,由始至終都是充滿孔儒思想的董建華,煲呔與阿松最後聯手游說,最後打動特首。
其實,梁錦松加入政府前,在行政會議也反對合法賭波;但一日戴上財爺的帽子,看到財赤狀况,馬上以銀行家的靈活和務實,全面調整。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