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海至In蒲點,人人都只想到新天地,我自己就喜歡搞搞新意思。其實要在上海蒲,還有很多值得發掘的地方,今次去上海,我就捐窿捐罅,蒲進了高級別墅雲集的徐家滙區,這裏除了一樣充滿又豪又型的「海派」特色外,寧靜悠閒的氣氛又和新天地截然不同。結果,我的節目是入了大使官邸食燒烤。
文、攝:德成
「海派」一詞由來已久,上個世紀,上海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當地人講究派頭,一味要夠豪,為之海派。時至今日,上海再次急促發展,除了「豪」之外,「海派」一詞,又多了對各種新文化兼收並蓄之意,而且變本加厲,夠豪得來更加講求品味。
徐家滙是上海舊使館區,現在使館已所餘無幾,但就變成大戶人家的別墅集中地。相比起上海的其他地方,這裏沒有高樓大廈,一派寧靜,要搵講格調的食肆,就一定要來走走。
好似今次到福安福路、武康路一帶就給我發現一間隱蔽的餐廳「鼎紅」,起初還以為又是富貴人家的別墅,睇真點才知原來是開門做生意的。整家紅頂大屋,很有歐陸風情,一睇就知歷史悠久。當然不能放過,於是推門入去八一八,果然沒錯!
這棟建於三十年代的大宅,最早是國民黨財經官員的府第,後來屋主就變成菲律賓領事。由於屬於文物,大宅一直得到國家保養,所以到現在依然好新淨。
於是想坐低食兩味,誰不知當日有人鬼咁豪,將成間餐廳包起搞BBQParty,全間餐廳都服侍呢班大客,我自然沒口福。無論點,都要睇睇個餐牌,發覺這家餐廳所提供的食物都幾雜,中、日、西,樣樣都有。原來聯合國菜牌的背後,是兩個美籍華人老細,事關他們一早習慣中西合壁,所以連帶食物都一樣,同一種食物,都有上海版和西洋版,就像前菜,你可選上海泡菜,但同一種菜,又可以成為西式沙律,完全體現上海兼容的一面。看看餐廳內的客人,大都紅鬚綠眼,好明顯,這裏是個鬼佬的蒲點。和他們一下子就混熟,於是坐下吃他兩件扒。
四周參觀一下,發覺這裏非常大,三層高歐洲式建築,由裏到外,都可以用古色古香來形容。地下一層用作餐廳,而二樓加上一個大露台就變成Bar或開Party的場地,三樓留作辦公室。而室內布置據老細林先生講,大部份保留原有風貌,其間找木材維修都花了八個月,為的就是保留這間古老大屋的原來風味。講真,在這樣的餐廳吃東西,單是氣氛已經夠攞分,不像香港般又迫又吵,這才叫「歎」番餐,最重要是消費不高,一個人晚飯平均都只是百多元。講到最得人鍾意,就是餐廳還有前後花園,而前面塊草地更大到可以踢波,同三兩知己飲番兩杯、吹吹水,簡直一流。
鼎紅
電話:86-21-5403-1296
地址:上海市徐臥安福路284號
鼎紅餐廳老細原來是兩個後生仔,鄭玉丞及林治昇都是在三藩市土生土長,眼見近年很多朋友紛紛到發展迅速的上海搵機會,於是就決定返鄉下闖一闖。在上海由一間地產發展商介紹下,初次邂逅這間前身為菲律賓領事官邸的建築物,一見鍾情,尤其對室內一磚一瓦,經歷多年風霜仍保存完好,印象難忘,決定將她租下改造為特色餐廳,一簽就十年租約,他們說,對前景信心十足冇有怕!
這區除了大大間餐廳之外,不可錯過的是只得三四張枱的特色食肆,很像近年本港流行的私房菜。原來上海四五年前已出現私房菜,其中近華山路的「徐家私房菜」,是區內開得最久的一間,雖然不是新事物,但這家私房菜食落的確「有啲嘢」,菜式除比較細碟外,味道跟上海菜有明顯分別。經一輪打聽,膽粗粗請主廚親身介紹一下,結果沒有失望,錢大廚現身,不過錢大廚由於要盛裝出場,於是我就等足三十分鐘,可真互相「畀面」。錢大廚話,他這些叫海派菜,說到底又是包容!他一說起海派菜由來便開始滔滔不絕,例如海派菜當中包括江南菜、川菜、京菜,將外來菜式加以融合,慢慢改良做出新菜。好像以往上海人很少食魚翅,這主要是廣東人的至愛,經改良後,他們推出酸辣蟹皇翅,就是將廣東與上海結合,聽落同食落都幾有新意。
徐家私房菜
地址:上海華心路480號
電話:021-6249-9917
我在上海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無所事事,用腳走遍上海,想看真這裏的「變」與「不變」。人人都說,這片土地變化之急促,令人難以掌握,乍看以為翻天覆地,舊情不再,但細看之下,變的固然悅目,不變的,原來在靜靜延續,味道依然。
出門提一提
貨幣: 100港元約兌105人民幣
機票: 乘搭港龍航空往返上海,經濟位票價$2,900,查詢:21088111(康泰旅行社)。
交通: 可乘地鐵於徐家滙站下車,而由南京路市中心乘的士前往,亦只需人民幣1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