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建議,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四十四名在美國政壇富影響力的政圈人物和學者聯署去信美國總統布殊,要求他運用美國的影響力,反對有關立法,以免威脅本港的民主、民權和自由。他們建議,若特區政府一意孤行,美國應檢討香港政策法案中香港享有的特殊地位,此舉將影響本港經貿等發展。
聯署由美國智囊組織「新美國世紀計劃」(ProjectfortheNewAmericanCentury)及跨黨派團體「美國香港委員會」(U.S.CommitteeforHongKong)發起。聯署者包括委員會主席美國前司法部長索恩伯勒、人權觀察主席伯恩斯坦、哈佛學者邵新銘、前駐華大使羅德的夫人包柏漪,以及美國國會多名現任及前任議員。
他們在信中指出,特區政府的立法建議將限制本港言論、集會和結社的自由,危及本港的民主和民權,學術和宗教等團體成員可能因此被控告和入獄。他們認為,本港立法會並非完全由民選產生;特首又由北京揀選;本港法庭的獨立性也受到限制,將令日後國家安全法例的執行不受監管和制約。
信中又提及中國副總理錢其琛早前的「心中有鬼」論,說明北京掌握對本港的操控和影響。聯署人士認為:「只有當香港政府是民主,以及其法院真正獨立,國家安全法例才能適當反映自由與合理執法之間的平衡。」
他們指出,美國國會採納的香港政策法案賦予香港有別於中國大陸的特殊地位,在重要的問題上得到不同的待遇。他們要求布殊,若本港落實第二十三條的立法,應檢討本港是否仍有足夠程度的自治去享有這個特殊的地位。
嶺南大學政治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指出,美國的香港政策法案給予本港特別的地位,尤其是在經濟貿易方面,獲得與內地不同的待遇,若美國修訂法案,勢將影響本港的經貿發展。
另外,對於英國下議院辯論《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建議,本港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昨日在立法會被記者問及時回應,她完全沒有因此感到壓力,因英國國會的辯論持平、理性及有建設性。至於她被指因硬銷立法建議致民望急跌,她說不擔心其民意起落,因「成固欣然敗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