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名著《神鵰俠侶》內,楊過要服食「斷腸草」才可解除身上的「情花毒」,原來在現實生活裏確有「斷腸草」,並非小說虛構,而且它更是香港四大毒草之一。中文大學中草藥園原種植一棵這種罕有毒草,但遭人偷去,該園將於稍後重新種植該毒草。
香港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李甯漢昨日出席中文大學中草藥園開幕禮後指出,「斷腸草」毒性無比,與「洋金花」、「馬錢」及「羊角扭」被稱為香港四大毒草,主要生長在大帽山梧桐寨,傳統上中醫用來外敷醫治跌打及皮膚病。
他稱,俗語有云:「三葉斷腸」,即當人吃了三片「斷腸草」的葉子,便會中毒身亡,只有「崩大碗」的汁液及綠豆沙才可解毒。他指,由於「斷腸草」毒性劇烈,附近不宜設蜂蜜園,避免蜜蜂採摘「斷腸草」的有毒花蜜,令蜂蜜園的蜂蜜含有劇毒。
負責打理中文大學中草藥園的中醫中藥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劉大偉表示,該園原種植了這種罕有「斷腸草」,但不知何故竟離奇失蹤,懷疑遭人偷竊。他稱,該園稍後會重新種植這毒草。
劉大偉又指,中文大學校園內的中草藥園有二萬平方呎,耗資六十萬元,是目前全港最具規模的中草藥園,現種植五百多種合共二千多株中草藥植物,其中九成屬本地品種,市民可以免費入園參觀,希望提高大眾對中草藥的認識。
記者:謝明明、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