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其中一項大忌,是未能與時並進,迷信以往的一套,在時代改變、方法失效後,因而遭逢挫折。筆者正在研究來年的心水股,打算因利乘便,順道在明年1月時舉辦一個講座作推廣之用,但現時投資意欲太低,減少股票推介後電郵數目又銳減,有點擔心可能到時門庭冷落,難以向人交代,希望做個小小調查,有興趣的讀者,請電郵或傳真至25320071,讓筆者有個概念知道是否化算。一年半載前這樣做是多此一舉,可是香港人漸失投資興趣,是不容否認的現象。
大市雖靜,但筆者一直認為是不俗的入市時機,短線炒家難覓食,可是市靜可令長線投資者入市成本減少,尤其是香港股票買賣差價甚闊,市旺追價經常要買貴兩三個百分點,這重使費對投資者而言是遠比經紀佣昂貴,反而現時成交低迷,有耐性慢慢收集,不難以合理價格買入心頭好。
香港不少二三線股派息好,估值又低,接連發生斬倉事件必定令部份定力不夠的投資者出貨,懂得選擇性吸納,中長線應有頗佳的回報。
從少數電郵中可見,有少數投資者是過份刻意求冷,其實投資選擇是不應太濫,沒有理由到街市十元八塊就斤斤計較講價,至少投入幾萬元買股票就連公司業務也不知。最近有些朋友回應,指筆者主觀,只跟少數公司。實情筆者不是主觀而是保守,寧願走失一些機會,集中資源在少數有信心的公司之上,反正牛市仍有大段時間才有機會重臨,現時大部份股份都偏低下,自然是揀最有信心的一批。
現時投資意欲低,買二三線策略不應是跟炒動力,因為短炒客雲集少數股份,會令升浪縮短,重點應是博公司長線發展有突破,又或者收息作回報。
好公司在市況疲弱下,仍可提供極佳的收成,過去幾年已不斷有例子,所以毋庸跟大圍一同死心,反而應有鬥志去尋寶。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