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黎國強報道】房屋署推出新一期「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因為政府停售居屋,今期推出的屋苑包括三個轉售為租,質素媲美私樓的私人參建居屋屋苑,租金只較同區新公屋單位租金貴一成,其中天水圍俊宏軒更設有太陽能發電系統,堪稱「超級公屋」,月租預計只需一千六百至二千四百五十元。不過,有房委會委員擔心這批公屋樓王位置偏遠,未必能吸引擠迫戶遷入。
房署昨日推出新一期擠迫戶調遷計劃,可供編配單位約有二千多個(見表),其中包括三個轉售為租的私人參建居屋屋苑,包括天水圍俊宏軒,葵涌高盛臺及青衣青逸軒。三大屋苑分別為兩房兩廳及三房兩廳,客飯廳與睡房清晰間隔,廚房浴室配備精美廚櫃、潔具及熱水設備等。其中擁有逾四千單位的俊宏軒更是全港最大私人參建居屋,部份大廈設有太陽能發電系統,背靠濕地公園,景觀一流。
房委會今年中初定俊宏軒租金每平方米約為四十六點四元,即月租介乎一千六百至二千四百五十元不等。至於高盛臺及青逸軒由於位處擴展巿區,每平方米租金約為六十七點三元,以一個三房單位計,月租要三千多元。
現時居住面積密度少於每人五點五平方米的擠迫戶,由昨日起下月十七日,可到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務管理處索取表格。
房屋署自去年六月推行全港公屋的「紓緩擠迫調遷計劃」,至今已曾作出三次調遷行動,提供九千多個單位供擠迫戶選擇,但成功編配比率只有三成六,即約三千三百個家庭,成效未見理想。
公屋聯會主席兼房委會委員王坤說:「雖然有豪華居屋壓陣,但呢啲由私人參建居屋轉成嘅公屋單位,租金比同區新公屋單位貴一成,而且又唔係響巿區,居民嘅反應未必好。」他建議放寬擠迫戶的調遷限制,例如調遷時不用再作資產審查,以及放寬擠迫戶居住密度至每人六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