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不進戲院? - 湯禎兆

進不進戲院? - 湯禎兆

不知大家有否發現,近來上檔片推出影碟的速度愈來愈快,往往在下畫的一個月之內便可見,其中尤以港產片為甚,於是教一般的普羅觀眾更難找理由入戲院看電影。
是的,我承認看菲林才是真正的觀影經驗,益發難以得到大眾的共鳴,在不求影像質素的年代,苦口婆心的說辭只會惹來忠言逆耳之譏,到頭來還是保留心裏作為個人層面的堅持好了。

但這種求其就手的即食心態,電影業界本身都要負上一部份責任。事實上,當我一逛影視店,發現《一碌蔗》和《我家有隻河東獅》等全已並列上架(《魂魄唔齊》也迅將推出),實在很難說服他人為何一定要入場看片。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非常態的處理手法,在外國的經驗中往往會有較長的上檔及出碟間距,以求製造出一種萬眾矚目的效果,來令作品的身價得到提高。諷刺的是,我們的做法正好背道而馳,甚至連即將在聖誕節上畫的某些港產大片,也早已簽下在一月中便出影碟的合約,聽起來即近教人有不可思議之感。
這種急就章的策略,是一種自殺的表現,因為很明顯已養成觀眾的惰性:不用入戲院吧!反正一陣子後便正版影碟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