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運輸署正耗資一千萬元在灣仔、跑馬地及北角安裝本港首批行車時間顯示器,預告經紅磡、東區及西區海底隧道過海到九龍的即時所需時間。顯示器的行車時間數字會以綠、黃、紅三色展示,代表各隧道的塞車程度,令駕車人士可以自行選擇最快的過海路線,節省塞車所虛耗時間。新系統明年初至年中會陸續啟用。 記者:麥志榮
運輸署助理署長譚澄邦昨表示,行車時間顯示器共有三個,分別安裝在灣仔告士打道東行近稅務大樓、東區走廊西行近城市花園及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附近。
顯示器安裝在架空路牌之上,以電子顯示屏顯示當時要行經紅隧、東隧及西隧過海分別需要多少分鐘,而「分鐘」的數字亦會以綠、黃及紅三種顏色出現,綠色代表該隧道交通正常,黃色代表有輕微擠塞,紅色代表嚴重擠塞,駕駛人士由遠處已可看見,可依據自已的需要決定是否需轉換行車線。
譚澄邦表示,顯示器上行車時間每隔幾分鐘會更新一次,運作原理是路旁裝有攝錄儀器,用辨認車輛外型的方法,收集某一車輛由一點至另一點的行車時間,加上用衞星定位儀器監察過海隧道巴士的行車時間,再通過電腦運算而推算出平均行車時間,由於推算的時間與實際的行車時間可能有誤差,系統啟用初期亦會參考實際情況進行調校。
另外,運輸署總工程師陸復民表示,銅鑼灣祟光百貨門外的行人流量每小時達一萬一千人次,是全港最繁忙行人路之一,經常出現人車爭路,該署計劃在下月中將崇光對出的電車站遷往怡和街與百德新街交界,並在該處增闢一個新行人過路處,闊九米,分流過馬路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