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賭與財赤 - 王岸然

開賭與財赤 - 王岸然

社會上雖然有贊成亦有反對聲音,例如明光社就發出危言,一旦容許賭波合法化,日後本港參與賭波人數將激增至二百萬人,而據他們的研究,全港約有二十萬名青少年將會參與賭波云云。

這是不是值得認真檢討的社會問題?肯定是,但可以告訴大家的是政府為賭波開綠燈已是事在必行,早有決定的事。今年六月通過禁止境外投注的修訂法例,就是預先為所謂「規範化」的賭波活動先行鋪路,而今天面對八百億財赤,賭波合法化更似乎是無可阻擋的發展!
但賭波可以解決財赤嗎?答案完全負面,因為政府的估計,交給馬會開賭,政府的間接收益只是兩億到四億元,這對財赤有助嗎?少少啦。但社會會否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得不償失?這包括青少年更多在早年紀變壞,不再願意為微薄的人工收入而辛勤工作,轉而寄情於容易突然致富的賭博活動;更多的人成為病態賭徒,不思進取,依賴綜援而活,社會因而在教育、福利、防止罪案等方面,付出更多更多的資源……
這些問題,請淺薄的政論者想一想再發表偉論,不要為了支持一己的錯誤見解,將反賭波的人形容為道德怪物。重收排污費有十億元,開徵外傭稅收也有十億,這些稅收或有爭議,卻不會有賭波的三億稅收帶來對社會的長遠傷害後果。筆者還要問一句,賭博是一種生產嗎?賭波就可以改善香港的財政困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