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天地收息篇:債券投資策略基本法

創富天地收息篇:債券投資策略基本法

隨着香港的銀行存款利息愈減愈少,香港人投資其他息率較高而低風險的產品也愈來愈普遍。例如過往一年由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機管局及地鐵等機構發行的零售債券便非常受歡迎。不過,這些零售債券大多屬於五年以下,全面性多元化的產品及市場,在香港則仍有待發展。
現時的零售債券投資者,大多數只是為了獲取一個較高的息率而作投資,主要的投資策略為持有至到期日,甚少會考慮從債券價格上賺取利潤。
造成這個怪現象,一方面是由於產品及市場均未成熟,投資者並沒有太多選擇;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投資者不太認識債券價格變化的因素。譬如預期利息再下跌或見底回升時,究竟應買長年期的債券,還是短年期的債券?採取怎樣的策略才是最好呢?

認識價格變化因素
在財富管理中,尤其退休計劃方面,了解上述的變化關係是很重要的,因為定息產品在提供穩定收入方面擔當極重要的角色。一般來說,債券的收益率yield是根據票面利率、到期時的贖回值及購買價來決定。債券年期愈長,及發債機構的信貸評級愈低,債券收益率便愈高,用以彌補投資者需要面對較高的風險。
以下為預期不同的利率走勢時,如何設定債券投資策略的基本法:

1. 當預期利率下跌時
債券的價格與利率會呈相反方向變動,因此當投資者買了債券後,如果利率下跌,債券價格會上升,投資者可考慮在債券利率跌穩後,或即將回升前,將持有的債券賣掉,以賺取差價上的資本利潤。
2. 預期利率大幅下跌且屬長期性質
在這個情況下,投資者可先把持有的短期債券賣掉,改持有年期較長的債券。這是因為年期愈長的債券,其價格上升的幅度也較大,若預期兌現後,投資者就可以賺取更多差價上的資本利潤。此外,票面利率低的債券,其價格波動的幅度也會比票面利率高的債券更大,所以投資者也可以選擇票面利率低而年期長的債券,作為優先投資目標。
3. 預期利率上升時
現時利率處於谷底,將來必會回升。當這預期出現時,投資者應該盡快賣出手上的債券,並在利率升至接近見頂前,才再買回原先賣出的債券,以避免債券價格下跌所帶來的損失。
若預期利率將形成長期上升趨勢,投資者最好完全不持有任何債券。若果為了某些原因,一定要持有債券的話,投資者最好把長年期的債券換成未到期及年限短的債券,另手上票面利率低的債券亦應賣掉,換成票面利率高的債券,以減少損失。
除了上述情況的相應部署外,大家亦要留意有關債券是否附有其他條款,例如容許發債機構在到期日前提早贖回。這些細節會影響到整體的理財成果。
吳志凱
道亨證券財富管理部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