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要早。」張愛玲好像這麼說過。成名要早,或者成名宜早,當然不是因為成名早,死得晚,能多享名氣帶來的好處和樂趣;名,這回事,我說過了,有長有短,有好有壞;來時,擋不得;去時,也留不住;一生能得享高名,守住美名的,有如鳳毛麟角。成名要早,是因為有些九流人物,到了四五十歲,因緣際會,隨着爛屎上浮,忽然「成名」了;浮名,讓傳媒的擴音器放大,對準自己的耳窩猛一轟炸,這個人,就會受不了,變得狂妄失控,語無倫次。
友儕相敍閒話,提起一個報紙「評論員」,識者都譏為小丑;「評論員」欠自知,日來竟還自詡「人氣急升」,大概狗屁積成氣球,真把他帶到九霄雲外,欲仙欲死,看不到自己是人是鬼了。要是根基穩一點,見識廣一點,成名早一點,該就不會那麼核突,那樣招搖。
其實,財主要顯氣派,總愛在宅院裏養一兩條「聲大夾冇準」的狗,調教好了,每天就要他朝人多的方向吠。狗,在豪宅門前狂吠,當然比在陋屋窗前狺狺亂叫讓人側目,吠上十天半月,神憎鬼厭,交口臭罵,這狗,當然「成名」;但這樣的「名」,有個鳥用?有甚麼值得高興?連一個句子都造不好,就靠聲大,能吠多少年?力弱,財主生厭,就算不跟老薑大蒜同處一鍋,換一條惡犬守門吠日,狗來狗去,一轉眼,誰還記得住舊狗名?
五年來,香港鬧人瘟,評論員十居其九不能免疫,疫菌上腦,反芻時事,吐出來,就算「評論」了;滑頭的,唱唱反調,認為「八萬五」害人,但「背後精神」良好,就不是「人云亦云」,簡直是「高見」了。
甚麼叫「背後精神」?我用鐵鎚敲爛你當肥田料,是為了種出好菜,「背後精神」難道不好?你怎麼就不讓我敲死你?死前怎麼不推崇我的「背後精神」?今天心情好,就免費給你這個「發瘟反芻員」補補中文:「人氣急升」用錯了,你是「狗氣急升」!黑也吠,白也吠,吵得四鄰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