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波成新文化賭徒必增

賭波成新文化賭徒必增

賭波合法化後,究竟應該提出多種玩法及增大彩池,以搶回外圍賭波的常客;還是應該將玩法簡單化,以免被批評為鼓勵賭風?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認為,賭波合法化後,政府需要面對一個兩難的問題,一方面政府不欲將賭波方法「搞到多姿多采」,以免被反對派攻擊變相鼓勵賭風;但另一方面,若賭法過於簡單,又或彩池過少,便無法吸引賭慣外圍的賭徒,即無法實現政府現時希望藉賭波規範化,杜絕外圍賭波活動的理據。

三種玩法已足夠
馬嶽估計,賭波合法化後,參與賭波的人數會上升,「有兩類人最容易會開始賭波,一種係唔經常賭波,但係會因為貪方便去試吓;另一種係想賭,但係驚犯法嘅人,𠵱家可以合法地試吓賭。」不過,他指上述兩類人的投注額都未必很大;至於病態賭徒人數,相信不會大幅增加,「既然係病態,即使打麻雀,或者鋤大弟都可以好病態,唔一定要賭波先至會病態。」
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首席講師史文鴻認為,賭波合法化必定會鼓勵賭風,「唔好好似何志平咁有幻想,講到唔會令賭風熾熱。」但賭波風氣只會在開始時較為明顯,不一定是長遠的影響。
史文鴻認為,政府毋須像外圍賭波公司提供多元化的賭波玩法,「只要有三種玩法,包括賭贏、輸、和,賽果同上下盤,就已經好足夠。」他指本港的賭博精神已開始轉變,「年輕同中產嘅人都鍾意賭波,賭馬已經變得老化,香港係時候接受一種新嘅賭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