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徒詐財三年 金融界懵然<br>美3萬人身份被盜

歹徒詐財三年 金融界懵然
美3萬人身份被盜

「只消按幾個鍵,這夥人就掏空數以萬計美國人的口袋,假冒他們的身份,偷去他們的錢……。」美國聯邦檢察官科米周一講述當局偵破歷來最大宗身份盜竊詐騙案,也說出這種隨電子科技交易普及而衍生的新式罪案的恐怖。像美國這宗最大身份盜竊案,涉案者只有三人,他們三年來就藉着竊取個人及信用資料,然後假冒別人之名和身份,或申請信用卡,或申請支票簿,騙款至少二百七十萬美元(約二千一百萬港元),而受害人數竟多達三萬人。

更恐怖的是,二千多萬港元的騙款只是冰山一角。「我們知道大約有三萬名受害人,但人數每日都在增加,那些數以百萬美元計的騙款額也每日滾大。」科米說。有律師更形容這案規模是「美國金融界最大噩夢的數萬倍」。

信用資料庫職員竊密碼
美國聯邦檢察當局已落案起訴三名男子。主被告是三十三歲英籍男子卡明斯,他身軀龐大肚腩大,在紐約州TeledataCommunications電腦公司客戶服務部工作,由於該公司專門替金融機構提供查詢客戶信用紀錄資料庫的電腦軟硬件,正好給他乘機盜竊別人身份騙財。
根據案情,卡明斯先利用職權取得下載客戶信用紀錄報告的電腦密碼,然後將密碼交由同謀大量下載信用紀錄報告,以每份六十美元(約四百七十港元),賣給紐約地區至少二十名尼日利亞裔詐騙犯,兩人再平分這些骯髒錢。

「比打劫銀行金庫還多」
信用紀錄報告在手,詐騙犯拿着別人身份資料,就可假冒受害者為所欲為:將他們銀行戶口存款取光、更改戶口地址、騙取新的支票簿和信用卡、花光新開戶口的透支額。一名女受害者發現被人冒名開了張約二十六萬五千港元支票套現,與當局通電話時急得哭了。卡明斯等人就用這方法橫行近三年之久。聯邦調查局助理局長多諾萬說:「他們不法得來的橫財,或許比打劫銀行金庫還多。他們不需要安排車輛逃走,只要電話和電腦便可。」厲害!
不過,食髓知味,這夥詐騙集團日益猖獗,利用福特汽車信貸公司的查詢密碼,下載一萬五千個客戶信用報告,終於惹起信用報告機構疑心,揭發這宗驚人詐騙案。

歹徒騙財逾二千萬港元
周一自首的卡明斯被控多項詐騙罪,包括騙款至少二百七十萬美元(約二千一百萬港元),罪成可判囚三十年和罰款數以百萬計美元。案中另一被告巴普蒂斯特正是他的同謀,被指用卡明斯提供的密碼下載信用紀錄報告。第三名被告穆罕默德被控利用這些資料詐騙。
雖然已抓到「竊取資料的水龍頭」,但有關當局指很多詐騙案受害者可能仍未知道已遭人冒名騙款。多諾萬呼籲公眾每年檢查自己的信用報告一次,並留意戶口帳單,看看是否有不尋常的交易和查詢;如果近期一直收不到月結單,就應該通知有關機構。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