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更改成份股,會令到財富轉移。新加進的成份股,股價當然會上升;至於一些被剔除出指數以外的股份,股價當然會下跌。如果能夠及早得知成份股的更改,那麼在投資之時,便愈有把握,最少也可以避開被剔除成份股的股份吧!
原則上在每個季度,恒指服務公司均會檢討恒生指數成份股的安排,看看有沒有需要作出更改。決定會由一個獨立委員會去評估,而委員會的成員則有來自學界、商界及恒指服務公司的代表。有關委員會的成員名單,可以從恒指服務公司之中的網頁中找到。
有人可能會問,究竟那些委員會否預先得知成份股的更改,因而能夠先作出投資安排?
筆者不熟識委員會內的人員,但深信他們不會這樣做。因為恒指服務公司會有相關守則及措施,確保消息不會預先洩露。其次則是更改成份股屬於股價敏感消息,如果預先知道這些消息而又買賣相關股份達至獲利,便屬於內幕交易,監管機構可以作出檢控。
雖然一般人未必能夠預先知道有關更改成份股的消息,但總可以推測一番罷!2002年第四季(即2002年的10月至12月)成份股,相信在2003年的二月中旬便有檢討結果。在此之前,市面上總有些分析員預測有關更改成份股的決定。由於恒基將會私有化恒基發展,如果成功的話,恒指成份股會少了一隻而需要填補。至於能進入成份股的會是渣打、中國電信,還是港交所,相信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知曉。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