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用閒錢投資較上算

陸叔理財:用閒錢投資較上算

雖然在槓桿原理下,當投資產品價格上升時,借貸投資可以帶來更大的利潤,但同樣地當股價下跌時,亦會增加損失的金額,實在不值得。

很多人都會趁息口低企的好時機,透過借貸活動來增加手上的投資本金,以獲取更高的回報。因為利息支出成本較低,所以投資的回報率不用很高,便可以抵銷息率的支出而獲得利潤。
但在考慮低息可減低借貸投資成本的同時,投資者又有否考慮過,現時的投資氣候,究竟是否值得透過借貸來進行投資呢?因為透過借貸進行投資,風險定必會提升,若投資氣候並不明朗,則無論息口如何低迷,在風險因素的層面上看,都並不值得投資者透過借貸進行投資。
投資者必須明白,透過借貸進行投資,投資的時間愈長,成本亦會相應提高。萬一投資的產品在吸納後陷入膠着的狀態,因利息的支出增加的關係,該產品便需要有較大的升幅,投資者才可以獲得利潤。
假設用$500,000元投資某股票,其中$250,000元是透過借貸得到的,而相關息率為6厘,那麼投資者在每日因借貸而產生的投資成本約為$41.1(即$250,000乘6%再除以365日)。萬一該股股價陷於牛皮,股價在三個月後仍然維持在買入價附近,那麼投資者便已損失了約$5,000。亦即代表當股價上升1%,仍只是到達打和點,要待股價上升多於1%,再扣除交易費用後,才是你的利潤。

1%看來微不足道,但股價牛皮只是一個較理想的預測,因為股價是可以向下的。而由於透過借貸進行投資,萬一股價不幸地下跌的時候,投資者損失的金額便會因為借貸的關係而增加。
再参看上述的例子,如果投資者並沒有透過借貸投資,而股價不幸地在三個月後下跌了10%,那麼投資者便會損失$25,000($250,000乘10%),只要投資者選擇止蝕離場,他仍可取回$225,000(即$250,000減$25,000)再減去佣金等開支的本金。相反,如果他是透過借貸進行投資,那麼損失的便是$50,000(即$500,000乘10%),而且還要加上$5,000的利息開支,即未計佣金等支出,該名投資者便損失了$55,000。換句話說,原來的$250,000本金,現在便只餘下$195,000(即$250,000減$50,000再減$5,000)。由此可見,萬一股價下跌時,投資者是借貸進行投資的,損失便會因而被放大。

借貸增加投資成本
其實,說了這麼多,只是想提醒投資者,應該用閒錢進行投資,除了因為現在的投資環境仍然未明朗外,借貸投資必然會增加投資的風險。雖然在槓桿原理下,當投資產品價格上升時,借貸投資可以帶來更大的利潤,但同樣地當股價下跌時,亦會增加損失的金額,更可能令投資者背負上沉重債務,實在不值得。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