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外資推高股市

吸引外資推高股市

周八駿

中國當局最近接連推出若干吸引外資進入中國內地證券市場的政策,先是《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及法人股有關問題通知》,繼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尤其後者選在中共十六大開幕前夕公布,不啻是給十六大的一份禮物。
全球經濟到處出現衰退,相比較中國內地宏觀經濟形勢是好的。然而滬深股市的表現與宏觀經濟背馳。這是頗令中國領導層頭痛的一個問題。曾記得,二○○一年十月,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第九次非正式會議在上海舉行後不幾日,中國當局鑑於股市表現與政治經濟大好形勢太不相稱,便決定暫停實施國有股減持政策。結果滬深股市出現一段短時間反彈。但是,今年初,中國當局重提國有股減持話題,股市重新墮入跌勢。不得已,到了今年六月,中國政府終於宣布終止國有股減持的政策。然而,已受重創的股市僅短暫回升,復陷疲軟。
股市跌,個人消費和投資都不利。如何推動股市回升,成了中國當局的一塊心病。由於滬深股市仍然是資金驅動型市場,只要有新資金不斷流入,股價便會不斷上升。內地的資金或者已被套牢,或者仍在觀望。於是,合乎邏輯的政策選擇便是打吸引外資的主意。何況,中國入世後,外資的確躍躍欲試,等待中國開放其新興股市。

加大加快開放步伐
本人在本報發表的短文的長期讀者一定會記得,近一年來筆者在分析中國內地股市的文章中,有好幾篇都估計中國政府會以擴大對外開放來支持股市。最新的幾個文件是這方面的幾步棋,我相信還會有後着。
國有股不能在境內證券市場減持,便請外商來購買。滬深股市不會因此而受下跌壓力,國家財政卻可望套現以充實全國社保基金。加上QFII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來注入滬深股市,市場上便會有新資金流入。一旦形成人氣和勢頭,內地居民和企業的游資便會跟進。果如此,則明年中國內地股市可望較大幅度回升。能否扭轉自二○○○年八月以來的熊市重返牛市,則仍需視乎市場反應及中國政府是否還有後着。我是相信會有後着的,開放步伐還可以加大和加快。否則,事倍功半,會給明年中國經濟增添變數,也給新一屆中國政府帶來困難。內地證券市場主場任務已由規範轉向發展。牛市重臨後,規範才會又一次取代發展而上升為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