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推出孫九招穩定樓市措施,雖引來地產界人士一片認同之聲,但摩根士丹利昨日發表的報告指出,即使暫停土地供應一年,只相當於減少約1.2萬個單位供應,可是目前市場供應量仍處5年新高,故未來6至9個月樓價將下跌5%。同時,由於未來3年九龍市區每年的住宅落成量,較過去15年高,大摩估計區內的樓價及發展商的邊際利潤將受壓,而土地儲備集中在九龍市區的恒隆地產(101)最受影響。
大摩指出,政府凍結土地供應的政策,只暫時減少1.2萬個單位供應,但直至05年,住宅單位落成量平均每年仍維持2.7萬個,加上市場已落成但未推出的住宅單位高達2.45萬個,故目前的供應量仍是5年以來最高。因此,該行預期樓價在未來6至9個月仍有5%下跌空間,但若目前市場的吸納量能夠維持不變,則未來1年,市場存貨可減至約1.1萬個。
對於恒隆地產主席陳啟宗引以為傲的市區土地儲備,大摩則有不同觀點。該行指出,未來3年九龍區住宅單位落成量,每年將有1萬個,而過去15年年均落成量僅4800個,故在供應急增下,九龍區的樓價及發展商的邊際利潤將受壓。由於恒隆地產旗下發展中的樓盤,全部都在九龍區,而且都在未來3年落成,所以大摩料其受影響最大。
另一方面,該行又稱,雖然現時九龍與新界區的樓價仍有很大差距,但由於基建設施陸續施工,預計市區與新界區的樓價差距將逐步收窄,非九龍樓盤的邊際利潤更會跑贏九龍區樓盤。報告以將軍澳區為例,指該區樓價較長沙灣及大角嘴高(現時將軍澳以現樓為主,而長沙灣及大角嘴則較多樓花,故在樓價上有一定差距),由於恒基地產(012)及新鴻基地產(016)分別有90%及71%非九龍區樓盤在未來3年推出,故大摩認為,恒地及新地在未來3年較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