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西岸貨櫃港口業資方與碼頭工會昨天達成一項為期6年的勞資合約協議,結束這場上月導致西岸封港10日的嚴重勞資糾紛。
該項協議由國際碼頭和倉庫工人工會(InternationalLongshoreandWarehouseUnion)與太平洋海運協會(PacificMaritimeAssociation)在美國時間昨天早上達成,合約內容滿足雙方的要求,資方將可繼續引進減省人手的科技,而為數達1.05萬人的工會成員則可獲提高工資和退休金。
美國聯邦仲裁與調解局(FederalMediationandConciliationService)主管赫特根(PeterHurtgen)對勞資雙方今次能達成新合約協議表示歡迎,並讚揚談判桌兩邊的領導人物表現出色,使這項「歷史性」協議得以成為事實。不過,赫特根未有交代該項臨時性協議的細節。
赫特根說,合約長達6年,有助穩定西岸港口勞資雙方以致整體美國經濟,因為其間人們毋須擔心再發生封港或是怠工事故。
他表示,該項協議令碼頭工會成員的工資和福利獲得顯著改善,而資方引入必要的技術和改進調解爭端的方法也是有需要的,此舉可確保美國西岸港口繼續現代化,增進效率和生產力。
但赫特根強調,昨天達成的合約協議僅屬暫時性,勞資雙方本身必須進行全體會員表決以確認協議,投票時間可能會在感恩節假期之後。
太平洋海運協會行政總裁米尼埃斯(JosephMiniace)表示,引進新技術將可增進西岸港口的競爭力,該會並保證不會有一名工會成員因港口進行現代化而丟掉飯碗。
美國總統布殊發表聲明說,美國西岸港口每年處理總值約3000億美元的貨物,港口業務遇到任何干擾將不利於全球金融市場,在目前美國經濟不景氣之際,他對西岸港口勞資雙方達成新合約協議表示歡迎。
這場勞資糾紛導致美國西岸29個港口在9月底開始停頓達10天之久,美國與亞洲之間的貨運受到嚴重干擾,最後迫使布殊在10月8日援引「塔夫特──哈特萊法」(Taft-HartleyAct),下令碼頭工人復工,等待聯邦當局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