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本地生產總值(GDP)一樣,國民生產總值(GNP)是另外一個用來量度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活動大小的指標之一。而名稱的中文譯法,亦有譯作「本地居民生產總值」。
統計國民生產總值的原則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由從事各項經濟活動而賺取的收入,不論該等經濟活動是否在該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領域內進行,也納入計算國民生產總值之中。
如果要分辨本地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的關係,可參考以下公式:
國民生產總值(GNP)=本地生產總值(GDP)+對外要素收益活動淨值
由公式可見,國民生產總值是等於本地生產總值加上對外要素收益流動淨值(Netfactorincomefromabroad,NetEFIF)。
究竟何謂對外要素收益流動淨值?這個要素收益組成主要來自投資收益、僱員報酬等收入。而投資收益之中,亦包括直接投資收益、有價證券投資收益及其他投資收益。
簡單地說,如果有本地居民到海外工作,把海外所賺到的工資滙回香港,這筆工資雖然不是在本地賺取的,但也會計算入國民生產總值之中。
香港習慣上只會公布本地生產總值,而不會公布國民生產總值,因為香港是自由港而且沒有外滙管制,要得知香港居民在海外賺錢多少,然後編算入國民生產總值之中,會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