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br>從朱總講話看第二次創業

傳訊四圍炳:
從朱總講話看第二次創業

香港的失業情況,數字上雖稍見紓緩,但不見得在實際層面獲得體現。政府指出,高學歷人士,包括一眾資訊科技界的從業員,向勞工處要求協助的個案增加;電盈(008)也趁機向政府刮耳光,在政府剛公布失業率下降少許後,來一招大刀闊斧,500多人被裁、3000多人轉職減薪。經濟環境差加上電訊市場開放,電盈行動只是遲早的事;加上公眾對這類消息早已麻木,傳媒不見得重視,重要性更不及佔據了頭版的明星撞車頂包娛樂新聞!
工可以掉,生命卻是寶貴的。上周讀到一則人間悲劇:一位華裔矽谷工程師移民,疑因面臨失業及工作壓力問題,在聖荷西市寓所槍殺妻子及兩名年幼子女,然後自殺。資本主義社會有所謂經濟循環,在低潮時可以靜候下一波的來臨,但生命掉失了便沒有下一個循環!

誤把花絮作重點
上周朱總來港,聽了香港高官嘮嘮叨叨的訴苦,並發表了禮賓府「十一.十九」講話,次天筆者再細讀報章的內容,大家的焦點放在他不惜一切支持香港、帶頭買政府債券、搞不好香港便是千古罪人、京腔版「獅子山下」……但大家不能表現得那麼奴性──愛聽老大怎麼幫你,卻不自省應怎樣做──香港人,可有仔細聽清他的說話重點?
筆者在讀報前,先在上周二深夜已經仔細聽了朱總整段講話(經鳳凰台,並非香港的兩間電視台)。債券論、千古罪人和獅子山下等,是朱總只此一家的幽默演講的花絮片段,十分中聽,叫我們重拾信心,卻不能把花絮當重點。筆者認為,重點是他叮嚀港人「需有心理準備作第二次創業」!

高官一直走錯路
叫我們第二次創業,而不是叫我們托高樓市?叫廠商回流等等,寄望傳統行業帶動經濟的措施;也不會叫我們加稅?加費?向窮人開刀……等缺乏創意的簡單手段。我們的高官可有發現我們走的路錯了嗎?
要鼓勵香港人第二次創業,不是加稅?加費?托市(托高營運成本),相反是應該減少雜項費用,減低創業障礙,釋放香港人的創意,鼓勵這批長年在各行各業打滾,擁有豐富市場經驗的人士創業,建立高增值的中小企業群,開發新興行業,成為下一波經濟動力。香港人的企業精神,才是香港獨有的特質,中國沒有一個城市能趕上。
釋放香港人的創意,鼓勵第二次創業,有待政府的政策配合。問題是,政府有否聽真朱總的講話!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