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公布的審計署報告,揭露本地圖書館一宗宗胡塗帳,令人惆悵。世界各國正在競跑,但香港似乎連戰場在甚麼地方都沒有找到。
董建華先生有沒有考慮推動全港性的讀書計劃?
最近看了一些有關外國推動兒童閱讀運動的資料,恨不得香港都有類似大動作。有雜誌形容這是新一波的知識革命。全球領袖已經意識到,明日勝負關鍵,正是今日如何用閱讀來培養我們的未來主人翁。
人家怎麼做?
英國有「建設讀書人國家」計劃(BuildaNationofReaders)。七至九個月的嬰兒到醫院例行檢查,父母會獲贈禮物包,內有兩本免費圖書、閱讀指南、圖書館邀請信,他們叫這做「圖書起跑線」運動(Bookstart)。
日本引入英國的「圖書起跑線」運動,還自創「晨讀十分鐘」。四百多萬日本中學生,每天早晨第一節課上課前,靜靜坐在教室裏,閱讀自己喜歡的教科書。運動的精粹是:大家一起讀、每天都讀、挑自己喜歡的讀。啊,只要讀就好。
澳洲,每年九月四日上午十一時,全國同步讀一本童書,並與傳媒合作找社會名人在電台節目中討論。圖書館在明顯位置陳列新書和推薦好書,每周有故事時間、閱讀時間,邀請父母帶小孩到圖書館一起參加。
加拿大有「培養讀書人」運動(RaiseaReader),每年選定「培養讀書人日」。計劃由溫哥華一份報章發起,其後政府更加入支持,舉國響應。計劃一是宣傳閱讀的重要性,另一個是籌款贊助相關活動。
讓孩子喜歡讀、主動讀,然後喜歡想、主動想。這是一生的享受。應該讓香港小孩子永久解除那個沉甸甸的書包,讓他們一頭栽到公開試課程以外的閒書堆中,享受閱讀樂趣,學會甚麼叫「樂在其中」。讀書,真好。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