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港上市羽絨服出口料增兩成

波司登港上市羽絨服出口料增兩成

【本報訊】號稱中國防寒服第一品牌的波司登,正籌備明年來港發行H股上市。波司登副主席兼總裁高德康接受訪問時說,隨着今年中國入世,羽絨服出口配額撤銷,該公司出口將會增加,由去年的剛逾1成,升至今年的1成半至2成。他預計今年產銷羽絨服約1200萬至1300萬件,較去年增約2成。為了維持毛利率在40%水平,該公司今後會更着重拓展產品系列及時裝化,同時會推出波司登羽絨被及牛仔褲等休閒時裝。

清理月下貨拖累業績
高德康為鄉鎮企業波司登的創辦人,但於1998年將波司登51%股權售予深圳A股公司華聯控股,自己只持有28%,其餘股份由公司管理層持有。因此,高氏形容,波司登現屬於非國有股份制企業。被問到因何在波司登銷量仍高踞內地羽絨服榜首之際,將控股權出售?他未有詳細解釋,只說華聯控股是由其早年上司董炳根主理,當時是為了仗義而讓華聯入股,而且只要企業能繼續發展,是否佔控股並不重要。
據華聯的資料,按中國會計準則,波司登去年度營業額及純利,分別為23.6億元(人民幣、下同)及2.1億元,增長62.92%及4.24%,今年上半年營業額及純利分別為7.4億元及7283萬元,升13.63%及跌5.15%。他解釋上半年業績倒退,主要因為減價處理「月下貨」。

集資拓展產品系列
高氏稱,該公司的服裝,主要以自己5個品牌出售,分別為波司登、雪中飛、康博、冰潔及冰飛,而代工客戶包括Boss、Tommy、Gap、Polo、Columbia、LizClaiborne、JCPenny、Reebok及Elle等,產品有3成至3成半由自己廠房生產,其餘外發加工,今後仍會維持此模式。上市集資的目的,主要在發展系列產品,以及進一步在國際上打響波司登品牌。他指出,過往波司登以北方銷售為主,佔內地銷量6、7成,隨着羽絨服時裝化,今後將會加強在南方的銷售,同時會再加強童裝羽絨服的銷售,童裝羽絨服現佔總銷量1成。

熟嗰行 做嗰行
剛50歲出頭的高德康,自言成功之道在於恪守「做哪一行就專注於哪一行」的座右銘。早於1992年,裁縫出身的他,選擇在自己的家鄉、素有「衣被天下」的常熟,創立江蘇康博集團(現易名波司登股份)。當時,康博以代工形式,生產羽絨服裝,93年才用本身「波司登」品牌,雖然「波司登」羽絨服在94至00年間,連續7年高踞內地銷量冠軍,但創業之初,要在芸芸4000多家羽絨製衣廠中突圍而出,談何容易。高德康當年在美國找生意絕望之際,竟曾想過跳樓自殺。
高氏最後樓沒跳成,回國後,王府井百貨向他建議,將2000多萬元人民幣「月下貨」,以800萬元沽出,暫時救了他之餘,也促使他想出將羽絨服的「厚重腫」改為「輕薄美」,至今他仍堅持公司產品要不斷追上時代。波司登一方面與內地及國際設計師合作,設計新潮羽絨服及服裝面料,希望顧客「着衫要着出個人風格」,同時自己培訓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