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盈裁員扯高失業率

電盈裁員扯高失業率

嶺南大學管理學系系主任 王銳添

最近,電訊盈科又再次實施一連串的重組與裁員計劃。兩年前,盈科數碼動力鯨吞電港電訊,新合併的電訊盈科大約有一萬四千名員工。管理層宣布成立全資附屬公司「萃鋒」,預計將現有負責網絡客戶服務的三千多名員工,轉移到新公司工作。
另外,電盈又同時裁減五百二十九名員工。預料至明年一月,電盈的員工只剩下不足八千人。這次的變相大裁員行動,將會對本港的勞工市場與勞資關係產生下列幾方面的影響:
一、企業的削減成本與社會責任
電盈的業務預計將會轉移到另一間子公司負責,除了可減少電盈的員工人數外,轉職的員工大多面對減薪安排。這將有助減省電盈的勞工成本。
但另一方面,在現時本港失業率高企的日子,電盈卻沒有擔當「一個負責任與良好的企業」的社會責任。雖然政府認為這是電盈的商業決定,港府不應作出干預,但這種變相大裁員的行動,絕對不值得鼓勵,其他大企業亦不應爭相仿效。無論如何,電盈的裁員行動已再次損害了本身的企業形象。同時在本港產生了一種負面的「示範性作用」。

員工難有歸屬感
二、裁員行動損害勞資關係
這次電盈的轉職安排,在電盈的三大工會中很多的會員,包括其中三名主席,都牽涉其中。這意味着轉職計劃落實後,工會領袖的勢力將被削弱,工會會員的比例亦會大幅減少。
結果將是電盈機構的工會勢力大大被削弱,在吸納新會員上亦有困難。一方面電盈資方大大減弱了勞方的抗衡力量;另一方面勞資雙方的關係亦受到破壞,彼此互不信任。電盈亦難期望員工有忠心和歸屬感。
三、失業率回升與減薪威脅
港府公布今年八月至十月的最新失業率臨時數字是百分之七點二,較上季微跌百分之零點二。這是本港失業率連續四個月以來首次回落。
這本來是一個勞工市場略有轉機的時刻,政府已花了不少努力才可將失業率輕微下降。但在港人共度時艱之際,電盈的重組與裁員行動將會令失業率再度回升,港人仍需面對裁員與減薪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