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圈短談:對沖基金逆市勁升

財圈短談:對沖基金逆市勁升

今年第2季以來全球股市又再反覆回落,使到眾多傳統股票基金的表現都比較差,連帶退休金例如本港的強積金也都受累。在投資市場前景仍然十分不明朗之下,美國進一步減息,香港的銀行亦步亦趨,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象徵式的0.01厘,本港實際上步日本的後塵進入零利率時代,加上全球通縮的因素,如何讓手頭上的資金能夠保本兼增值,成為市民迫切面對的問題。
且看以下一項投資的回報如何:自1991年以來,某基金的升幅由2%至48%(以年率計)不等,全部錄得正增長。以截至11月8日的價格計,最近半年升幅達16.8%,年初至今由於市場波動的原因,仍升4.6%,過去3年的累積升幅則達52.7%,是同類基金中的表表者。自90年尾推出至今,基金的累積升幅為822%,平均每年增長率達20.6%……說到這裏,大家是否很有興趣知道這是甚麼投資呢?它就是目前本港唯一獲證監會認可的對沖基金——AHL多元化期貨基金。

常用「長短倉」策略
其實一般投者雖不曾投資在對沖基金,但對這一類基金經理如索羅斯(G.Soros)等的大名應絕不陌生,一般人的印象是這些都是國際大鱷,殺人(散戶)不眨眼,發起威來甚至巴西政府、泰國政府和英倫銀行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只有香港政府最好彩,98年官鱷大戰一役,能夠借俄羅斯危機的外力,反把來犯的大鱷殺個落花流水。
不過這其實只是對沖基金的其中一個側面,正如一把好刀,在強盜手裏可以用來殺人越貨,但在和尚手上,則只有在齋廚中斬瓜切菜的份兒。事實上,對沖基金自1949年已在美國出現,由一位財經編輯AlfredJones創立,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在買入一批升值潛力較佳的股票的同時,沽空另一批弱勢股,即使在牛市之中兩批股票都上升,後者的升幅都不及前者,因此對沖基金整體上可錄得正回報。反之亦然,在熊市之中,後者的跌幅 往往大過前者,基金同樣有正增長——這種策略被稱為「長短倉」策略,仍是目前對沖基金常用的策略之一。
當然AHL所用的策略又更進一步,涉及全球100個期貨市場的對沖活動,其買賣及平倉活動則由名為AHL的電腦程式來決定,不經人手,可免除人腦的主觀因素。至於AHL的名稱本身則來自3位設計者的英文名字縮寫。
自從科網股泡沫爆破以來,AHL繼續有出色的表現,例如00年升18.8%,01年也有同等升幅,可見在逆市之中如能細心發掘,一樣可找到表現出色的基金。
本港證監會在今年中已推出對沖基金指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認可的對沖基金面世,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當然,投資者在入市前,還是應先徵詢投資顧問的專業意見,看看是否適合自己。
姚遷 泛德國際投資董事
網址:frederick-tayl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