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反董,以呼籲人民力量推翻董建華的統治而人氣急升,論政十七年竟然被人形容為「近年冒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留意筆者這幾年文章的人應該留意到筆者其實一直力排眾議,在幾個政策問題上立場鮮明地挺董,這個原則今天並不改變,一點也不修正,筆者不是人云亦云的評論員。
主要是他的八萬五政策,筆者不是支持這個建屋的數字而是背後的精神,那精神是希望令到七成市民有自己的物業,可以在港安居樂業,令到香港可以有長治久安的條件,筆者自己亦是因為這個理由,在九八年置業,而當然這個政策令到筆者損失了好幾十萬元,亦令到樓價一沉不起,江河日下,但筆者堅信董伯這個出發點無錯,今天還是支持!
筆者亦提醒大家一點事實,八萬五政策同時承諾令到輪候公屋者三年之內可以上樓安居。這一點董伯說得出,做得到,這是他的德政。別人打落水狗是別人的事,筆者一直非常讚賞他這一項成就。
亦所以,最近他因為受到地產商的散貨壓力,而要全力托市,筆者深以為憂;他為了財赤,要削減綜援,更是不智。全力托市包括趕公屋居民中較富裕者離開,買地產商的貴樓,這會種下社會騷亂的種子。香港的經濟這樣苦,港人還可以忍受,不出亂子,一層公屋,一份綜援是極重要的底線,動搖這兩種根本的言論,不單反智,而且靠害,不單靠害董伯,而且靠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