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專訪:賽迪誓躋身國際名牌

公司專訪:賽迪誓躋身國際名牌

「立足中國,邁向國際」,中國資訊服務供應商賽迪顧問股份自1992年中國走向市場經濟起,逐步壯大,近日更被《人民日報》及《中國新聞》評為中國最大的供應商,表現絕不遜色於國際級老大哥GartnerGroup。 記者:丘倩瑜

賽迪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黃涌在總括公司發展目標時說:「在國內做得更好,幫助當地企業了解資訊科技市場、協助政府進行更佳的建設基礎上,同時逐步邁向國際化,這就是賽迪的目標。」雖然在國際大舞台,說「賽迪追上Gartner」言之過早,但成為「國產的Garnter」則目標在望。

國產龍頭早着先鞭
賽迪顧問直屬國家信息產業部,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電子工業部計算機與信息發展研究中心,也是中國最早從事計算機(電腦)產業與市場研究分析及管理顧問的機構之一。2000年7月,在信產部指示下,集團之最終控股股東信息產業研究院成立,並於2001年3月創立賽迪顧問,開始營運母公司信息產業研究院的資訊顧問業務。目前,賽迪的客戶除政府部門外,也包括著名國際企業及方正電腦、聯想等本土企業。
賽迪經營的,是圍繞以資訊科技產業為核心的研究、分析及顧問服務,其執行總裁羅文解釋,業務類型跟Gartner差不多,有別於Dataquest和IDC單純提供數據研究分析,這一項目現僅佔賽迪收入一半。黃涌補充,數據訊息管理佔48%至49%,餘下的管理顧問業務,則是未來發展潛力及重點。
要與大型企業在國際舞台上比拼,羅文坦言有三大難關。「他們是國際著名品牌,我們品牌卻國內化;他們的國際資訊科技管理經驗豐富,歐美都有業務,我們只有本土經驗,仍有差距;他們有國際化的訊息渠道,我們在國內的通道雖非常強,但跳出中國就不如他們。」

三大難關尚待克服
中國加入世貿,可能是賽迪國際化的轉捩點。無限的市場潛力已吸引了許多國際資訊科技企業,如IBM、摩托羅拉、英特爾等進入中國,令這塊土地變成另一個國際市場,而本身在中國極具實力的賽迪,可藉此將其「著名內地品牌」搖身一變,成為「著名的國際品牌」。
「雖然行業將因為中國入世而產生激烈競爭,但並非毫無作為。被打得潰不成軍嗎?一定不是這樣。」羅文說。
在國內企穩,足以跟國際企業抗衡,而將這股無比威力帶到海外,達到國際化是賽迪的最終目標,然而尚處於發展初期。目前在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等地都有代理商,但擁有無限增長潛力的中國市場,仍然是賽迪最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