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紮金雞倪萍 - 東西

新紮金雞倪萍 - 東西

毫不誇張地說,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電影節,在評獎時都難以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道理很簡單:獎項都是評委評出來的,而所有電影獎的評委都還是人當的──是人,就難免會受電影藝術之外的因素所左右。加上電影這種藝術又是最不能量化的,好壞全憑各人的觀感。所以,即使評委因人情而把獎項給予某個人,他也能說出一番振振有詞的理由來。
在中國大陸,這種情況更加複雜。複雜的原因,是因為政治原因摻雜其中。大陸文藝界有一個「中國特色」的詞,叫「主旋律」,說白了,就是配合宣傳大好形勢,「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管甚麼藝術作品,只要能突出「主旋律」,在大陸就能暢通無阻,任何評獎活動都不敢怠慢了這些「主旋律」作品。
大陸兩大電影獎項,除了由觀眾票選的「百花獎」,還有一項就是由專家評出的「金雞獎」。本來,「金雞獎」作為「最具權威性」的專家獎,獲獎作品應該是藝術水平最高、最有說服力的電影才對,剛開始幾屆,的確有這樣的口碑,但近幾年,金雞獎卻越來越被電影圈人士所質疑。原因是得獎影片偏重思想性,將藝術水平高而「思想性」不高的影片拒之門外。
今年「金雞影后」頒給了原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倪萍(獲獎作品《美麗的大腳》),令圈內人士大跌眼鏡。倪萍是一個年年在央視的春節晚會上念電報電郵並負責煽情的主持人,因主持風格過於單一、老套而被觀眾不懷好意地稱為「倪大媽」。她在電影中扮演的也是一個跟她的主持風格差不多的煽情人物,以讓觀眾哭為己任,藝術性怎麼樣,可想而知。可就因為《美》是主旋律影片,中央電視台又佔了一半的投資股份,倪萍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新紮金雞了。